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24节气之大暑 | 古代人的解暑妙招供你参考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北京时间7月23日10时50分,夏日的末了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大暑”,说高雅点儿,就是盛夏;说俗点儿,就是开启“烧烤模式”的日子。“大暑”时节,阳光极其猛烈,地面所积聚的辐射热较多,是一年之中最为酷热的时节。 杭州景象台的气候预告也印证了“大暑”的威力。按照猜测,杭州不停到7月尾乃至8月初,都市以36-38℃的晴热高温气候为主。 值得光荣的是,我们可以在空调下避暑。但你是否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度过如许的酷热时节的呢? 快跟小编一起穿越回古代,去看看当时候人们的乘凉方法,大概会带给你一些开导。 避暑修建堪比“空调房” 南宋皇室避暑多选在复古殿、选德殿和翠寒堂。“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这险些是那些宫殿的“标配”。 皇宫中种上长松修竹以到达浓荫蔽日的结果,又搞上假山飞瀑,飞瀑下方置上十亩大池,里头种满红白莲花,最绝的是在庭院里摆满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花,用风轮来吹,制造出清芬满殿的结果。 南宋闻名文学家洪迈,曾被召见于翠寒堂,竟然瑟瑟抖动。天子不明就里,问清缘故原由后,笑着叫人给他拿了一件“北绫半臂”——有点雷同于本日的半袖衫。看来,翠寒堂的“空调”打得确实有点低啊! “夏日特饮”琳琅满目 南宋时期的“炎天特饮”可谓让人眼花缭乱,《武林往事·凉水》篇里,纪录了好些冰雪爽口之物。 有奇怪果蔬制作的果汁类饮品:甘豆汤、鹿梨浆(鹿梨即山梨)、卤梅水(一种凉水,近似酸梅汤),另有姜蜜水、木瓜汁、荔枝膏水、金橘团等。 也有雷同清冷茶的药茶:雪泡缩皮饮(身分是缩砂仁、乌梅肉净、甘草灸等)、香薷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苦水(因含有矿物质而味道苦的水)。 有饮料作陪,南宋杭州人偏幸的盛夏玩法是:一叶扁舟,泛舟湖上。在蒲深柳密宽凉之地,船只停下来,人们闻着荷香,聊谈天、钓垂纶,直到夜色到临暑气散去,一天就这么幸福地消磨已往。 轻纱薄罗衣料清冷 昔人在炎天穿什么样衣服?有当代人讨论过:“昔人穿衣讲求那么多,炎天还不得热死啊?” 唐代墨客王建在所作《宫词》中形貌宫人衣饰时,便有“嫌罗不着爱轻容”之句。古时夏日,女性们风俗于身着薄罗或薄纱,以消暑解热。 不外,穿得“薄透”并非抵抗酷暑的唯一指标。夏日穿衣,还得衣料清冷。古代最受接待的衣料是苎麻,苎麻衣具有吸汗性好、散热快、易烘干等优质特性。 手摇扇子头枕风 扇子大概是最能表现昔人度夏情趣的物品。素有“摇友”“凉友”雅称的扇子,在古代不但是一种用以生风取凉的东西,还成了一种艺术品———扇面的面积固然有限,但却为字画家们开发了一块题诗作画的小天地。 除了扇子,形态各异的瓷枕也是昔人度夏的必备神器。瓷枕的枕面长度一样平常不凌驾20厘米,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附近能透气。由于瓷器外表有一层冰冷的釉面,很快成为昔人夏日首选的寝具。 (内容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网、杭州公布、杭州气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