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台湾配合举行万人祭祖仪式有深意……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2019年公祭中华“人文鼻祖”伏羲大典天水现场
6月22日的《消息联播》里,有如许一条消息引起各人的留意:2019年公祭中华“人文鼻祖”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和台湾台北同时举行。
这条消息非常眼熟。近些年的《消息联播》曾多次报道过这场公祭仪式,足见其紧张水平。
来划重点了:公祭、伏羲、天水、台北,是这条消息的四个要害词。一场祭祖大典,穿越上古到本日数千年,高出领土西北和东南几千里,毗连了故国大陆与离散游子两颗心。这四个要害词串出的故事,斑斓、秘密,又意味深长。
公祭——以家国为名的“仪式感”
所谓公祭,就是指当局或大众团体为向英灵、逝者表现致敬、惦记、悲悼所举行的祭祀。
差别于个别及家属内部的祭拜,公祭是一种越发弘大的叙事。它围绕着某个特定的主题,将一群有着特定情绪、影象、文化基因的人聚拢在一起,以“仪式”和“仪式”作为载体,拜托情绪、举行祈愿。用各人认识的词儿表明,这是一种以家国为名的“仪式感”。
我们最认识的就是“南京大搏斗”公祭仪式,在每年的12月13日,天下人民配合悲悼南京大搏斗中死难的同胞,惦记为中国人民抗日战役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好汉。
山东曲阜公祭孔子现场
除此以外,每年陕西、河南等地举行的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山东曲阜举行的公祭孔子大典都属于范围较大、着名度较高的公祭仪式。
本日要说的公祭中华“人文鼻祖”伏羲大典,也是一场国度级公祭仪式。据《史记》、《汉书》等古代史书纪录,伏羲为古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一带)人氏。本地自古就有祭奠伏羲的传统,尤其自秦汉至明清,祭奠不时,相沿成习。
古时对伏羲的祭奠谨慎而神圣。譬如明代,朝廷在秦州专立祭奠伏羲的祠庙(今伏羲庙),礼部特审定规范祭伏羲文,命父母官员代朝廷举行祭奠仪式,接纳太牢规格,一年两祭,每祭三日,礼乐以祭祀,谨慎而神圣。
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内景
1988年,本地当局规复汗青上公祭伏羲大典;2006年,祭祀被列入国务院宣布的首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除了2008年和2009年,受5.12地动影响,公祭运动停息了两年外,祭祀在每年夏至前后都市准期举行。
之以是选定这个时间,伏羲庙的事情职员给出了一种表明,夏至这一天白天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夏至也就成了极阳之点,正因云云,选择在这一天公祭伏羲。
伏羲其人
当我们提到伏羲,一样平常都是在“伏羲女娲”这个牢固搭配中。我们都知道他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我们先人中的某一位。但到底存不存在这么一小我私家,他干了些啥,大多数人语焉不详。
汉代伏羲女娲石描画像
据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纪录:“太皞庖牺氏,
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
这段话意思是伏羲的妈妈踩了天神留下的脚迹有身,生出了蛇身人头的伏羲,是个贤人。固然不必说都知道这是个传说。
钱穆老师在《国史大纲》中有如许一个不雅点,我们当下传说中的上昔人物,与其时的地理情况、生产力生长程度痛痒相关。简而言之,神话也不是瞎编的。譬如他举例:“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羲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
庖羲氏就是伏羲。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他应当就是有史料纪录前的一位氏族部落良好首脑,历代都对他非常崇拜,尊其为中华民族的人文鼻祖,位列“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在传说中,伏羲有几大功劳:辅导人们结绳织网、从事渔猎,设立婚丧嫁娶等制度,定下节气历法,创出阴阳八卦学说……总之,他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是中国早期文明成绩的集大成者。
在漫长的演变中,伏羲到底是人是神,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他酿成了中华文明血脉相承的一个抽象标记,深深拜托着我们的民族情绪与家国情怀。伏羲之后、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后代无论走多远都能用以相互确认的身份认同。
台湾为什么云云看重这个仪式
前文中提到这场公祭伏羲大典,是“海峡两岸”配合举行的。究竟上,举行最初,只有甘肃天水一个会场。
但甘肃天水与台湾的伏羲文化交换由来已久,1987年、1988年台湾伏羲庙的主持薛清泉老师,参与了首届祭奠伏羲大典。当年起,台湾方面每两年,都市派人来天水拜谒伏羲。
从2014年开始,颠末两岸协商,台湾也同日开展公祭运动。
2014年海峡两岸“伏羲大典“台湾现场
“两岸一家亲”正是要害地点。两岸同宗同源、一衣带水,是任什么都切割不开的同胞干系。伏羲既是中华民族的“人文鼻祖”,那势必也是台湾人民的“鼻祖”。
第一次海峡两岸共祭伏羲,以“同根同祖、中华共祭”为主题,台湾会场设在嘉义市大天宫同步举行公祭运动。
时任中国百姓党荣誉副主席林丰正参与了大陆会场运动,他在担当采访时说:两岸同时公祭伏羲,印证了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都是炎黄子孙,我们有雷同的血缘和配合的文化。
每次祭拜时,为表器重,中心都市派出相干向导出席。2019年的祭祀,天下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参与了甘肃天水会场的仪式。除此以外,国务院港澳办、国务院台办、中国侨联等主理单元及国度有关部委代表,各民主党派代表,各省区市及香港特殊行政区、澳门特殊行政区、台湾地域代表,两院院士、华人华侨代表也参与公祭大典。
本年台湾的仪式,主祭官由中国百姓党副主席曾永权担当,中国百姓党主席吴敦义也来到现场。大陆也派出了由当局官员、文艺、文化界人士构成的伏羲文化交换团。
本年是两岸共祭运动开展的第六年。这个仪式渐渐成为了两岸情绪新纽带,饱含着两岸人民盼望故国同一、同胞相聚的蜜意拜托。
两个冷知识
第一、通常祭奠,都有祭文。即在仪式中用以表现悲悼或祷祝的文章。“伏羲大典”的祭文每年都市提前向民众举行征询,内容也会将每年的国度大事、期间变迁写入此中。现在年祭文中便有“七十华诞,盛世未央;举国欢庆,鸾飞凤翔”的内容。
台湾方面的祭文,则更多地表达着对两岸亲好的向往。现在年祭文中写道:“今逢海峡两岸子孙共祭大典、敬颂祝文、恭求圣帝赐以风调雨顺、海峡两岸宁静繁荣生长。”
第二、在祭奠仪式中,有敲鼓鸣钟的环节。鼓响34通,象征着天下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殊行政区及台湾地域共祭中华人文鼻祖的崇拜之情;钟鸣9响,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最高礼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