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属旺盛2000余年 法门只有两个字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自古以来,攀亲和世袭是任何一个世家大族的标配,但是保存两千年的家属却只有裴家这一家,这足以阐明,裴家自强自主的精力风致。
两千年来第一大世家
我们常说,盛不外三代,一个家属的传承很难连续到三代以上。但是有一个家属破例,这个家属传承两千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最负盛名的第一大世家。其家属人物之盛、德业之隆,在中外汗青上也非常稀有。
这就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的裴氏家属。
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属在汗青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上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不雅察使、防备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册封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攀亲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代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
从汉魏开始,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汗青中,裴家在政治、经济、军事、交际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孝敬。
仅隋唐二代活泼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
此中闻名的政治家有裴休、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裴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交际家有裴矩、裴世清等。在各个学术范畴中,裴氏家属卓有成绩者更是朗若群星,闪灼古今,不乏其人。
假如这些人让你感触生疏,那下面这些人你必然不生疏。
裴度的老婆韩琼英有个弟弟叫韩愈;
白居易与裴度曾为邻人又是至好;
刘禹锡与裴度的干系也非常相厚;
裴勉有个孙半子名叫杜牧;
裴迪有个妹妹,嫁给了王维;
裴氏有个外甥名叫王勃;
元稹的原配夫人过世后,娶了继妻名叫裴柔子;
柳宗元的姐姐嫁给了裴家;
李白与裴隐是过从甚密的挚友;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为挚友裴录事写吊唁诗;
……
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赫赫盛名的文豪巨匠,皆与裴家或是姻亲,或是挚友,裴家之盛,可见一斑。
家属劈头
裴氏的鼻祖是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赢非子的后人,嬴非子的支孙分封在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以是把pei当做姓。周僖王时,第六世的孙陵被封为解邑君,以是去“邑”从“衣”,把“裴”作为姓。
在汉朝时,裴氏的子女仍居住在同川裴中,其代表人物裴晔(注:曾任并州刺史、度辽将军),为寻求家属的旺盛发达,招集60多个风水老师觅寻宝地。他们跃马奔驰了很多地方,仰不雅天文,俯察地理,选中了裴柏这块地方。
裴晔在这里定下了祖庄。由于此处柏林繁茂,再加上他们姓裴,就将这里定名为“裴柏村”。今后,裴氏举家搬家至此,开始了他们新的生存。
裴氏固然分为三支,居住在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是考据他们的族谱就会发明,他们都是出自河东闻喜的裴氏。以是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久盛不衰的缘故原由
千年旺盛之族,宰相频出一望,功在中华盛世,史书犹沁余芳。
这个家属不但在古代能人辈出,而在近代,裴家还诞生了天下闻明的考古学家裴文中,弃暗投明的将军裴昌会,女中丈夫裴溥言,革命先烈裴崇纲,老干部榜样裴忠治,今世将军裴九州,今世良好人物裴丽生,大将裴怀亮,科技神童裴益川,农夫企业家裴正成等等。
如许的望族,如许的家世,秘闻和内在着实让人敬佩。而作为一种奇特的汗青文化征象,两千余年来,裴氏家属耐久稳定的茂盛与光辉,引发着人们的深思。如许的家属,到底因何久盛不衰?
顾炎武则以为是攀亲、世袭、自强三大因素彼此作用、彼此促进,才造成了裴柏村名流不时涌现的特别汗青人文征象。但自古以来,攀亲和世袭是任何一个世家大族的标配,但是保存两千年的家属却只有裴家这一家,这足以阐明,裴家自强自主的精力风致。
裴氏十二句家训
要相识一个家属的精力风致,家训是最好的窗口。
裴家的家规一共有四个方面,即“重教务学、崇文尚武、德业并举、耿介自律”。详细包罗:
1、敬奉先人:慎终追远,木本水源。生事死葬,祭奠礼存。发愤向善,做贤子孙。贻谋燕翼,勿忘祖恩。
2、孝敬怙恃:怙恃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敬为先。跪乳反哺,物类犹然。况人最灵,孺慕勿迁。
3、友好兄弟:凡间难过,莫如兄弟。连气分形,友恭以礼。同心同德,连合一体。姜被田荆,怡怡后启。
4、协和宗族:曰宗曰族,一脉相传。勿事纷争,调和齐贤。尊卑长幼,伦理秩然。远嫡亲疏,裕后光前。
5、敦睦邻里:同村共井,居有德邻。相维相恤,友助和春。勿生嫌隙,有礼彬彬。下层良风,家国亲仁。
6、立品谨厚:谨身节用,明刊孝经。武侯审慎,昭若日星。厚德载福,宽让能宁。谦善自牧,喜怒不形。
7、居家勤俭: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丰家裕国,莫此为先。秃惰奢靡,祸患无边。惜时爱物,居安泰天。
8、严教子孙:家庭教诲,立人丕基。诲尔谆谆,性乃不移。谨信博爱,重道尊师。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9、念书明德:人不念书,马牛襟裾。学而时习,其乐有余。一技专长,生存无虞。立达希贤,典范范围。
10、惇厚戚朋:伴侣五伦,以德辅仁。良朋损友,择游宜珍。戚党姻亲,和好如春。岁时伏腊,晋接礼宾。
11、慎重言语: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圭玷可磨,言玷永伤。驷不及舌,语出须防。少说寡祸,发言有章。
12、考究公德:置身社会,公德第一。顾惜公物,服从序秩。不时鉴戒,把稳错失。消灭自私,免贻人疾。
前5条夸大的是忠孝仁义,后7条则是并行的处世之道,涵盖了对后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要求。
别的,另有“毋忤尊亲,毋辱先人,毋重男轻女,毋事打赌”的家戒以及“敬老尊贤就有德,不凌弱小与残障;投桃报李重仁义,毋分厚薄存炎凉”的治家格言等。
教诲是基础
固然裴氏家属的家训有十二条四个方面,但是裴氏在教诲上下的工夫最多。
在裴柏村,许多村民家大门楼中心挂着红绸子,这是裴柏村特有的“挂旗”民俗,谁家的孩子出生,孩子的姥姥家要给孩子挂旗。所谓“挂旗”就是将写有“济世栋梁”、“发奋图强”、“开国英才”等话语的红绸布挂在大门楼中心,并将誊写用的毛笔、砚台一并奉送,末了在大门双方栽种竹子,寓意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成为有才有德之人,以鼓励后代子孙。并且裴家有一条端正,考不上秀才者,不克不及进宗祠。
孩子生下三要“草”,“草”出自于唐朝末年,即用带根的谷草,分作十把,交织扎住,成为一块方格窗户,表现草木之人经十年苦读,也可以金榜题名。
裴氏的家庭教诲非常精彩,南朝裴子野出生后母亲病逝,他的祖母殷氏“柔明有文义,以章句授之”,年轻时就任南齐武陵王左常侍,后编《宋略》。这和河东裴氏从小就担当精良教诲不无干系,小小年龄,有此成绩,神圣的母教发挥了紧张作用。
裴氏不但注意幼儿和少年时期的教诲,越发注意少年以后的强化教诲。裴炎自出生起利市不释卷,在弘文馆一学就是10年,博览文史坟籍,尤其醒目《左传》和《尚书》。在科举测验中,他中明经,历任兵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中书令。北魏的裴延隽,不但本身注意自身教诲的强化,还奉劝其时的世宗要不断地念书,不时地受教诲,世宗担当发起,为北魏的强大从深层注入了活力。
在教诲要领上,河东裴氏家属更多的是一种言传身教式的教诲和浓重家风学风的气氛教诲。
裴氏家属中,无论贫苦富有,崇尚节俭的民风由来已久并且不停发扬光大。“裴昭明家景清贫,但他不贪暴利,为官廉洁,靠菲薄的俸禄持家生存。“齐武帝曾惊叹说:‘我不黯书,不知昔人中谁比?’裴昭明常对人说:‘人生何事须聚藏,一身之外,亦复何必?,’终身不治财产。”河东裴氏自发地担当了河东文化的尚俭习俗,并以俭素的生存方法言传身教。
裴氏家属耐久不衰的缘故原由有许多,但是泉源还在于教诲,裴氏族人对付教诲非常器重,尤其是家庭教诲。正是一系列严谨的家庭教诲机制,加上精确的教诲要领和内容,从基础上促进了裴氏家属的千年不衰。
(泉源:儒风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