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曾国藩第六代嫡传后人谈家风:念书明理谨言慎行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1859年,兵马征战中的曾国藩给小儿子曾纪鸿写下家书:“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肯为大官,希望为念书明理之君子。” 6月29日,曾国藩第六代嫡传后人曾梦佳在担当湖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现:“我们固然没有直接担当过先祖的教诲,但念书、慎独的家风却影响了几代人。” 曾梦佳属曾国藩的小儿子曾纪鸿一脉,按辈分应为第六代“庆”字辈。上世纪60年代,曾梦佳的父亲曾宪华因身世题目被大学拒录,厥后作为知青下放农村14年。下放竣事后,他到长沙市园林局事情,不停干到退休。而曾梦佳1994年大学结业后,学执法专业的她通过招干测验,进入原长沙市东区法院任职,这一干就是近20年,如今芙蓉区法院任职。 “我们都很平凡,都是依附本身的积极一步步走出来的。老祖宗的光辉不是我们的生存本钱,更没想过借此着名赢利。”曾梦佳先容,曾国藩自己的家训原典非常多,她印象最深刻是“念书明理”、“谨言慎行”这两条。 曾梦佳的童年在郴州宜章度过,在玩乐之余,怙恃便在家里教她认字、看书。在曾梦佳的印象中,父亲暖和而内敛,从来不发性情,不吵架小孩。1979年,她脱离怙恃回长沙上小学,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 在曾梦佳的影象中,爷爷住在韭菜园租的屋子里,屋子很破旧,用竹篾糊着黄泥搭建而成,每逢雨天,家里就得搬出大盆小盆接漏雨。而就在如许大略的情况中,在二楼的阁楼里,有一个大书柜,内里装的满是古文文籍、诗词歌赋以及其他各种册本。在那边,曾梦佳打开了生掷中知识的窗户。 父辈潜移默化的家风对曾梦佳影响毕竟有多大,记者无法得知。但在采访期间,曾梦佳举手投足间,有种不迟不疾的暖和,语速迟钝,语言留有余地,让人感觉有种“她为她说的每一句话卖力”的严谨。 在曾梦佳看来,家风的形成,更多靠的是尊长与子孙的身材力行,而不是口头背诵“家训”。曾国藩家训中曾称:“孝友为家庭之祥瑞。”曾梦佳的父辈多年来不停是如许践行的。 上世纪90年代,曾梦佳的奶奶由于一场大病,在床上躺了9个月,曾梦佳的父亲对峙每个周末都从东屯渡的家里到河西望月湖小区探望,“当时候交通很不便利,但爸爸每周末都市去,照顾奶奶,帮着做家务,根本没有中断过。”在照顾白叟方面,曾宪华兄妹5人从不相互推责任,都是争着去照顾,兄弟姐妹间守望相助,其乐陶陶,这也让曾梦佳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多年来,她也是如许孝敬地看待本身的怙恃和家人。 也有人对曾国藩的第五代、第六代未能多出闻达之士表现痛惜,曾梦佳笑脸谦恭、语气淡定地答复说:“曾门无逆子。咱们曾家嫡系那么多后人,你找不出一个暴徒。”正如曾梦佳在微信伴侣圈中所写:“百年沧桑,家训如清泉流淌、沁入心中。家中再无出曾文正公其右者,却都是知书达理、于社会有效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