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台甫人姓氏祖训,句句真言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每一个姓氏都有属于本身的“祖训”,那是历代先人对子孙的教导。有的祖训可成书,有的则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这都是一个家属传承不成缺少的局部。端蒙养、重家教不停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良传统。固然载于族谱中的"祖训",多系族长代先人立言,是他们藉先人的名义,将本身的意志加于全体族众。但"祖训"对从精力层面维系家属的同一和连合有偏重要作用,除此,祖训闪灼着本族文化的灿烂。
01
李氏
敦孝悌
严教导
睦宗族
修祠墓
重丧祭
谨嫁娶
尚勤俭
崇谦逊
——《慈峰李氏宗谱》
这8条"祖训"的精力,从基础上说,就在于维系宗族干系,以求宗族权势的生长强大。
02
王氏
三槐世第,及至于今,
英才辈出,卓尔不群。
孝悌为先,忠信为本,
惟耕惟读,膏泽子孙。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
婚丧从俭,持家以勤。
嫁女择媳,勿尚重聘,
行善行善,不唯俗伦。
自强自主,办事以忍,
广结贤能,不谋非分。
当差有事,尊上宽仁,
积极进取,友朋审慎。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
勿以亲恶,招惹公忿。
酗酒无度,伤其身心,
聚众赌搏,财帛散尽。
贪心飘扬,疏弃芳华,
横行霸道,辱没先人。
恋衙投宦,必爱人民,
忌才害贤,毒族害群。
耸人告讼,不如兽禽,
利令智乱,劫难必临。
祖灵在天,察尔甚真,
阴诛阳谴,追究必深。
祖灵阴佑,温顺永存,
后代繁昌,福寿盈门。
一荣一辱,天地一新,
世德世业,纠察昭昏。
一谦受益,一满招损,
神灵有鉴,莫辱斯文。
阴受其殃,阳恶是因,
安贫乐道,其心也欣。
焚毁旦夕,那堪明晨,
纨绔堕落,愧对乡邻。
不肖为贤,荡子如金,
振兴美族,直上青云。
秉公惩戒,繁荣后昆,
恭愿后代,永传家珍。
百世不竭,积厚且纯,
张德扬惠,守规遵训。
——《三槐王氏族谱》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
推美引过,德之至也。
扬名显亲,孝之至也。
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
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品之本。
——摘自《琅琊王氏族谱》
03
张氏
笃忠敬言,急公遵法。
完粮息讼,营生业言。
士农工商,各执其业。
慎丧祭言,慎终追远。
宜尽诚敬,慎婚姻言。
娶媳嫁女,咸宜配择。
严表里言,治内治外。
不成易位,敦孝悌言。
事事亲敬,敦宗睦族。
笃讲授言,养不废教。
作养人才,厚民俗言。
休咎庆恤,孤寡有体。
敦和睦言,捍忠御灾。
协力同心,严杂禁言。
奸盗打赌,占欺谋吞。
04
刘氏
【族诗】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里。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彼苍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刘氏祖训诗
此诗为广传公(刘广传,刘氏147世祖)生下十四子以后,勉励儿子要向外生长,不要后代情长痴恋家中。广传作诗一首,以鼓励儿孙,并作日后认宗的依据。这首厥后被刘氏奉为族诗。
|
三祖遗训
|
【汉高祖刘邦遗训】
按照《史记》和《汉书》所载,汉高祖刘邦创建西汉王朝之后,与一班大臣评论起可以或许在“楚汉相争”中克服项羽、脱颖而出的缘故原由时说: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度,抚黎民,给饷馈而不停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以是取天下者也!
【汉光武帝刘秀遗训】
刘秀继续和发扬了刘邦的传统,广纳天下之士,广听天下之言,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创建东汉百年基业。刘秀是一位智慧而踏实的忠实之君,勤于治政,严于律己,阻挡夸夸其谈的奢华之风和洽高骛远的言行。刘秀给后代子孙留下一段训诫: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广文地者荒,务文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
刘秀这段话申饬子孙:阻挡好高骛远,阻挡见利忘德,阻挡贪人财物。一味好高骛远者眼妙手低,面前的事变嗤之以鼻,徒有一番不切现实的空想,到头来只是“劳而无功”;见利忘德者办事情不择本领,将为人的道义都抛掉,到头来只会遭人鄙弃;贪人财物者纵然工具拿到了,也无法问心无愧,君子爱财但应取之有道。
【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训】
刘备是三国时期难过的仁义之君,曹操和孙权在征战中常常屠城滥杀,但刘备始终仁德为先、爱民如子,从不妄自尽戮,深得黎民敬爱。鄙谚云:得民气者得天下,正是刘备的仁义之举让他能在三国初期曹操、袁绍的强盛权势中心周旋而不灭,使他到处奔跑投靠他人而到处备受接待。刘备之德博得了关羽、张飞的存亡跟随,博得了诸葛卧龙的全心全意。因此他在临终遗言中将这一信条摆在了首位来申饬太子: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善,可以服人!
历代刘氏宗谱都纪录了刘备的这一条遗训。他所建立的黑白善恶弃取和小我私家举动规范,已经遍及为刘姓及整其中华民族所担当。
上述"三祖遗训",("三帝遗训"),在海内外刘氏族姓中遍及传播,博得了宽大刘姓宗族的认同,已成为整个刘姓宗族的配合族训。
05
陈氏
明显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转义方。
仰绎斯旨,越发推祥,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念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贻羞祖宗,冒犯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气,偏论他乡。
手足兵戈,我心难过。愿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06
黄氏
【黄姓四十八字祖训】
官不忘民,民不忘本。
贫不失志,富不忘贫。
堂正老实,耿介贫苦。
勤奋朴实,诸事严谨。
孝顺怙恃,善待他人。
发奋图强,造福子孙。
【黄氏勉后词】
务敦孝弟,务存忠信;
务习礼节,务尚廉耻;
务睦宗族,务和邻里;
务读诗书,务勤耕作;
务亲君子,务重有德;
务厚亲朋,务笃故旧;
务慎言行,务襟交游;
务守王法,务畏官刑;
务尊高年,务怜孤寡;
务崇节俭,务严教导。
【黄氏戒后词】
毋图安逸,毋喜游荡;
毋好打赌,毋贪酒色;
毋炫几长,毋形人短;
毋依财势,毋疾贫苦;
毋称人恶,毋谈人妇;
毋尚斗勇,毋恃豪强;
毋近小人,毋狎匪类;
毋为唆讼,毋忤尊长;
毋逞私智,毋誇异能;
毋见小利,毋念旧恶。
07
杨氏
忠:上而事君,下而结交,此心不亏,终能恒久:
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
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种田而食;
俭: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节用,俯仰何益。
08
赵氏
1、敦孝悌
孝悌者,百行之原也。孩提知爱本诸良能,稍长知敬原于善,何以狃于习俗,顿失初心。为子弟者不知孝,当体怙恃生我之膏泽,不知悌,当思长上待我之友好,诚能服劳勉力,服侍无违隅坐徐行,恭让而不懈,则一门之内,温顺雍容,孝悌敦,而人伦斯重矣。
2、睦宗族
自古乡田同井,收支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异姓尚敦亲睦,矧本家之入而漠不之顾耶。务使视如一体,疴痒相干,庆吊必相互往来,缓急必互为通义。鳏寡孤单,必为之哀矜;困苦颠连,必为之照顾。能与祖宗济一日子孙,即能与祖宗免一日担心。若乃各顾身家,视同宗如秦越,甚则每因小事,辄起纷争,则怨积日深,其不视如仇敌者几希矣。书日:“以亲九族。”尚其念之。
3、力本业
士农工商,均有常业,所贵恒心自励而各勤乃业耳。盖人有必然之胜境,不拘所肆何业,即随在可自致,立收其效。若乃既居于此,又慕乎彼,则此心一纵,遂难免怠忽其业矣,无何身人他歧,依然故我。业精于勤,荒于嬉。事虽勤于始,尤贵励乎终。皇天不负苦心人,尚须自勉之。
4、慎交游
交代之际,不成不慎。正人入室,所讲者好话,所行者一语道破事。则子弟之所见所闻,即不得引入邪僻。否则,习俗移人,贤者难免,况子弟之庸愚者众乎。语云:学好千日缺乏,学歹一时有余。丽泽求益,尚慎旃哉。
5、和兄弟
兄弟之间,原称手足,言人之有兄弟,即一身之有手与足,断不得隔阂相视者也。何今之人见地浅狭,或因兄弟弱于我,或因食口多于我,加以妇言唆拨,遂日思析箸而各烟。乃至每因小事,入室操戈,同气参商。外人因而构害,拆篱放犬之弊可胜道哉。昔有张公艺九代同居,江州陈氏七百口共食,均是人也,何弗思之。
6、训子弟
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凡子弟无论智愚贤否,均当以念书为上。即或赋质不齐,亦须为之谋成,立慎择术,以为长远计。断不成溺于迁就,听其放浪形骸。盖入惟年幼,每令人怜,偶有不对,恒以无知恕之。不知中人之性,成败无常,若不预加防微,则骄奢淫逸,鲜有不为俗所染者。其至寡廉没耻,无所不为,不大贻祖父羞哉。须知水随器为周遭,影视形为是曲。有父兄之责者,可不慎与?又,教子念书,须趁时光,不成太迟。众人常谓,太幼则无知,俟其稍长读一年算一年。不知既长,则外旷多端,虽读而终难刻骨。无怪乎三四年庸师之教,念一转而尽归乌有矣。惟其幼则嗜俗未萌,心无旁鹜,际引一片之灵机,加以严师之提命,启其颖悟,收其安心,则成童之年,自可判其优劣之性。曾思十二岁之庠,人岂一二年工课哉?顽子切勿诿以家道艰巨,遂渐往荒误子弟而不教也。凡我族人,共体此意。
7、尚勤俭
勤俭乃居家之本。勤者财之来,俭者财之蓄。常见好闲之辈,好像惰气天成,稍盈余,即喜丰而好胜。不思一时侈欲转囊空,悔何及哉。故不勤不得以立室,即不俭亦不成以守家也。冠婚丧祭,称家有无,衣食情面,随分自适。与其奢隋而终嗟缺乏,何若勤俭而常欣有余,为祖宗惜昔日之勤奋,为子孙计未来之生业。语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又日:有钱不成使尽。愿后人其敬听之。
8、戒争讼
居家戒争讼。通常非之来,退一步,让三分,天然少事。盖以汝既有容纳之度,彼必生隗悔之心。若乃因微逞忿,忘身及亲掉臂,颂家尽产与人斗讼,则是鹬蚌相持,渔翁赢利。纵令荣幸得胜,而家资受累矣。于是,所用缺乏,势必称贷,宿债莫偿,势必鬻产。此讼之以是终凶也。圣语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其试思之。
9、遵执法
朝廷定法规,以惩愚顽。凡酗酒赌博,奸骗匪贼,及统统非法之事,示谕煌煌,极为严厉。倘自蹈非僻,不畏三尺之条,一经觉察,身陷囹圄。爰书不宥,乡论不齿,上辱怙恃,下累妻孥,终何益哉。纵不明执法之严,亦当知身命为重,与其追悔于过后,何若远虑于事前。
10、禁非为
人生斯世须趋正道,始为正人。乃有一等丑类,学习法打,包抢包牵,外逞豪强,心怀狡猾,通常恃能挟制,藉径刁唆,坏名分而不辞,犯王章而掉臂。此等败行,大辱宗亲。凡我族人,均宜惕戒,毋吊儿郎当,而失本业;毋博弈饮酒,以废居诸;毋身陷非法,以身罹于刑章;毋肆态胡行,而见憎于乡党。修其身,安其分,勤其业,不居然秩秩之佳子弟哉。
家训十则,言疏而意切,词短而情深,所愿与我族人常以履簿临深而共相规戒者也。夫齐家之道,端在修身;而招尤之机,悉缘放辟。与其暂时而始悔前非,何弗怀刑而预为鉴戒。则诲尔谆谆者,不得听之藐藐也。若乃视家训为具文,以自举动本性,诚恐习焉不察,自以为是,而背议者纷纷矣。其亦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榜样者,族与知家人犯法,罪归家长之说乎?贤人正士为乡党榜样者,族与增荣;匪僻横暴为乡党讨厌者,族亦抱辱。爰于既训之后
,复申规戒之词,小则传房族以责悛,大则出公庭而惩凶究。凡我族人,各宜惕励。
09
周氏
乾坤光大,繁荣茂盛;
勋业灿烂,照耀祖宗;
智谋高强,超群达众;
邦国富厚,勤也元玄。
【寄语族人】
小就者,耕读工商,衣食暖饱,永享小康平静日;
大成者,立说封疆,造福社会,将作大木柱长天。
此条摘录《周氏宗谱三修纪实(代序)》先聪公撰写
【咸丰九年周氏族谱诗】
其一
忠实相延一脉真,帝王之胄列为民。
百年礼乐衣冠肃,四祭趋跄姐豆新。
丕显丕承思世德,学诗学礼有传人。
光前裕后无他术,正途两条读与耕。
其二
绵延瓜瓞偏沧洲,数典勿忘燕翼谋。
八百载前忠实积,三千年后子孙稠。
诗书自昔家声远,耕凿於当代泽流。
希望一堂无失序,同敦友好绍箕裘
10
吴氏
忠君亲上以报国恩;孝亲敬长以笃人伦;
尊祖敬宗以遡源本;教子训弟以守典范;
兄友弟恭以重手足;夫义妇顺以正家道;
敬老慈幼以睦宗族;尊师重道以培书香;
崇正黜邪以端学术;持廉立节以敦操行;
力耕勤织以趋本务;作工行商以正奇迹;
致敬尽诚以奉祭奠;急公送上以完钱粮;
循规蹈矩以保身家;忍忿思难以释怨仇;
周贫恤乏以厚族谊;好义行善以绵世德。
积善馀庆,不善馀殃。用期後嗣,俾炽而昌。
因垂家训,教以义方。凡我子孙,不愆不忘。
——《南岑吴氏宗谱》
祖诫
毋为臣不忠;毋为子不孝;毋蒞官不敬;毋战阵无勇;
毋临丧不哀;毋祭奠不诚;毋兄弟操戈;毋匹俦反目;
毋尊卑罔序;毋族党失和;毋师长不尊;毋伴侣不信;
毋国课不急;毋官长不敬;毋诵读不勤;毋农桑不力;
毋滥用不节;毋为富不仁;毋僭礼越分;毋失节亡名;
毋异姓为後;毋以妾为妻;毋子弟是纵;毋婢仆是宠;
毋帷薄不修;毋闺门不谨;毋犯伦败俗;毋奸骗伤化;
毋流入差役;毋甘为盗贼;毋打赌破家;毋斗狠忘身;
毋崇信邪教;毋学习拳棒;毋陷良诬善;毋党恶比匪;
毋为非生事;毋扛唆健讼;毋虐待贫贱;毋奉承繁华。
我既垂训,复为立诫,凡四十条,诚以天道福善祸淫理不或爽。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凡尔子孙,慎之凛之。
11
范氏
范氏家训十则
一、
耕读:田必力耕,书必勤读,不耕不读,不如犬畜。
二、
教子:家有子弟,教之成人,若任游荡,必害终身。
三、
循分:为人活着,各安天职,利己损人,终必无用。
四、
商业:公正生意业务,童叟莫欺,奸媒巧诈,害己损人。
五、
交代:与人交代,务必正人,此须茶酒,切莫怜惜。
六、
嫁娶:男婚女配,为理之常,慎择贤否,流派相称。
七、
慎真:怙恃丧亡,早宜思量,不称有无,尽孝效忠。
八、
追元:祖宗固然,祭奠必诚,明朗冬至,不是闲临。
九、
修身:严以待己,恕以待人,花街柳巷,谨步莫临。
十、
谨训:家训至此,句句格言,子孙服从,世代相传。
家戒十条
一、
不孝不悌:孝弟有百行之原,族中子弟,倘有掉臂怙恃,不敬尊长,悖理乱伦者,乃属缺德丧天良,合族宜严责。
二、
不公非法:秉公遵法,乃众人所钦仰,有偏私为己、倚势凌人者,合族宜惩责。
三、
吊儿郎当:力作工商,乃养生之道,吊儿郎当,实为盗之源,倘有私窃家物,勾引外贼,为家为人之害者,合族尤宜惩究。
四、
恣情嫖赌::正业乃生人之务,恣情嫖赌,品既不端,家亦日削,为子弟者,宜知所儆。
五、
拖欠国税:钱粮宜早完纳,务必年清月结,倘若拖欠王法难容,合族子弟应戒之。
六、
缔盟拜见:
聚众乃例禁森严,缔盟拜见,王法难容,族中子弟切切牢记。
七、
酗酒打斗:酒饮过分,冒犯亲朋,纠众打斗,祸由今生,族中子弟理当切戒。
八、
倡优棣卒:勤奋者贵,不劳者贱,凡我族人,应宜常记。
九、
交友暴徒:凡人交结,慎择正人,品行恶劣,不与为伍,族中子弟不时牢记。
十、
灭伦犯众:族中子叔宜尊长遵法,灭伦犯众大家耻之,族中子弟应宜常记。
12
高氏
生命有限,学海无涯。门生智,智生识,识生断。读千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学习终身事,不成惰寸功;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得宠虑辱,安不忘危;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忍得一时气,可免百日忧;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善恶关头须审慎,出错难回百年身。
但行功德,莫问出息;人生活着,诚信为本。宁肯认错,不成撒谎,欺人即欺天,哄人即骗己;嘴不馋,耳不偏,心不邪,手不长,腿不懒。立上等品,享劣等福。
宁肯穷而有志,不成富而失节;满招损,谦受益。图浮名,招实祸;对峙活动,百病难踫。笑口常开,芳华永在。干净康健,表情愉快;家属和睦则子孙绵延,上下同心则其利断金。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敬尊长,和乡邻,明谦逊,莫为非,笃基础,去浮化。不求黄金屋,但求儿孙贤。
人之最贵,贵在功丰而不傲;行之最难,难在步阔而不止。既要瞻仰星空,更要实事求是。全员积贮正能量,家属续写新华章。
13
胡氏
戒违逆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无论怙恃以及伯叔及堂从伯叔母敢干焉,即统统无服尊长。其有犯者,律以无敢慢人之道,亦不孝也。则如其服与罪之轻重而责之,或尊长有不是处,亦只宜向正义论,不得私自殴辱以取戾。
戒奸骗
盖尝读奔奔疆疆之词,而窃叹召伯之烝室、姜之淫为已甚也,夫为鹑鹊之微犹知有别,怎样以人而不如鸟乎?我族明净传家,素嫺礼教,其有蹈此者是家门之蠹也,不管服之轻重,有无男女,悉令自尽,违者送官正法,奴婢犯主亦如之。若妇有外通逃脱者,获即焚溺;其有实迹而未获者,出之;或其夫宠爱苟容,则逐之,不许入祠。风闻讹误者不究。
戒窃盗
《宝玉大弓麟经》特书其盗越人于货,《尚书》重志其憝,则夫窃盗者,固王法之所大禁也。族中有不肖子弟,或习为穿璧越墙、探囊胠箧以及持挺揭竿而悯不畏死者,即令自尽。并责其父兄,不许入祠。窝藏者即以其父兄之罪罪之,其有狗情回护者责之。若窃六畜五谷以及木植器皿等物,则计其赃之多寡而追还之,仍责之以戒厥后。
戒打赌
打赌之徒始以贪婪欲缠通天之带,继以报志并脱集翠之裘,卒也,一掷百万,孤注莫还,势迫力穷,流为匪类,又不单牧猪奴戏为足贻讥子陶公也。我族严禁打赌,更设缉赌人延村缉访,责以四十,罚以四金,唯所愿焉。其窝赌与知情不举者亦减其罪之半以罪之。
戒嫖荡
从来纵欲者未有不破家亡身者也。尝见少年子弟交结淫朋狎友,往来妓家娼室,羡池畔之鸳鸯。或忘技能爱花间之蛱蝶竞老柔乡,厥后家有空囊身沾蛊疾,而当年轻蛾皓齿之人曾未有过而问焉者,则何益矣。又况人之无良,乡党丑之,敢不耻乎?
戒侠党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侠之为害也愈甚。以余所闻朱家郭解之流,其耿介退让固有足称者至若豪暴之徒,宗疆比周,大则植党为奸,或萌畔乱;小则结朋作祟,任肆侵凌。强则硬作主张,遂酿数年之讼;弱则暗加挑拨,致搆两造之争。种种恶迹数不胜数。此固有关流派事,而不容不痛惩也。昔马伏波之诫其兄、子曰:“效季梁不得限为天下浮滑子”。呜呼,可不戒与?
戒酗酒
天著酒星地列酒郡,酒之由来尚矣,顾酒以陶情罢了弗容过也。迩来纵酒者或终朝沉湎,号呼乱笾豆之文,且竟曰酕醄荒亡失事机之会罚以童羖何以应与?昔范鲁公之诗曰:“戒尔勿嗜酒,狂药非隹味,有以也夫。”
戒演戏
优孟衣冠祗堪快意,实在无益於人也,而世乃乐此不悛,不唯以有效之财委以无用之地,亦且疏弃时势,消耗精力,或乘隙而便穿窬之计,或候间而开淫乱之媒,害不堪言。至若舞灯装会,亦戏类也,概弗擅兴。
戒游惰
昔陶侃为广州刺史,辄朝运百甓於斋外,暮运於斋内,诚谓优逸之不胜事也。夫侃如同此,又况幺麽不及乎?侃而顾可惰其四肢,与今族中子弟生活大抵非读即耕,而勤则颇多,惰者亦不少矣。讬会友以娱情。半以笑谈销白天,何蓬年以藉口,或悬耒稆度芳华,其究也芹荒乎,泮菜满乎田,谁之咎也。
戒溺女
女子之生秉坤顺以配乾健者也,近世育男而溺女,岂女独非属毛而离裹耶?且怙恃生之,怙恃杀之,将天地好生之谓,何其伤之也,夫一蛰一蠕昔人当不忍杀,而况其为己之所生,与犯者议处。
14
林氏
凡林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表里有别,尊幼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士农工商,各守一业。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学必勤,动必端,言必堇。事君必忠吁,居官必廉慎,乡里必宁静。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毋富而骄,毋贫而滥,毋信妇言伤骨血,毋言人过长薄风,毋忌嫉贤达,伤人害物,毋收支公府,营私召怨,毋奸盗谲诈,饮博斗讼,毋满盈不戒,妙微不谨,毋坏名丧节,灾己辱先。善者嘉之,贫难、死丧、疾病周恤之,不善者劝诲之不改,与众弃之,不许入祠。以共绵诗礼仁厚之泽,敬之,戒之毋忽。
15
郑氏
仁
和颜悦,与人善;
助他人,无所求;
换位思,仁无忧。
智
学无止,悟人生;
通古今,莫嫌多;
心有术,智无惑。
勇
罹难事,不退缩;
迎难上,志不渝;
奈我何,勇无惧。
诚
不虚伪,得多助;
童不骗,叟无欺;
信做人,诚第一。
孝
羊跪乳,鸦哺恩;
难报酬,养育人;
论百善,孝双亲。
做人要:自得莫忘形,失意莫失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