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他为8000多晋陵白氏后人寻“根”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白耀春和有500年汗青的御碑 葛小林 摄 祠堂给人的印象是终日朱门紧闭,石狮凛然,在运河滨的常州白氏宗祠却不同凡响,常州全市100多个祠堂,每天对平凡群众开放的,独此一家。 常州晋陵白家享有“七代科名”“父子进士”“四世进士”等美誉,数百年来,以诗礼传承。本年75岁的白耀春是祠堂的办理人,也领导着常州白氏8000多后人追寻家属的精力遗存。 白耀春在新疆支边15年,厥后到安徽铜陵某铁路机修厂事情,2004年退休,便回到了常州定居,算是落叶归根。 当时,福建安溪龙门归侨白凤毛掉臂年届古稀,走访天下大局部省市自治区,并遍访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国度,探求白氏后人,编著《中华白氏》,听说在常州白家桥另有数千白氏后人,便从福建赶来寻亲,白叟的举行让白耀春很受鼓励。 常州晋陵白氏是江南望族,自宋朝时承事郎白继升因避战乱由洛阳徙居晋陵,为晋陵白氏始迁祖,到了明朝弘治年间,白昂为朝廷剿匪平寇功劳显赫,治水筑堤结果突出,赈灾济众广得民气,天子专门惩处构筑祠堂。家属里另有一位侠士白泰官,是清乾隆年间的“江南八侠”之一……然而,因族谱早已丢失,祠堂也疏弃,家属传承的影象也开始含糊。 家属里的留青竹刻大家白士凤也留有遗愿,盼望后人能重修族谱。“再不修谱,许多家属汗青将被忘记了”,2005年开始,白耀春等人筹集经费,寻遍了常州周边白氏后人,终于找到了残存的8卷族谱。在旧族谱上,他留意到有一支白氏后人迁到了无锡新安镇,他一起寻去,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一支后人。当听说丹阳皇塘也有白氏后人,他又去探求,末了证明皇塘白氏是白泰官哥哥的后人。现在,《晋陵白氏宗谱》第九次续修完成,纪录了晋陵白氏一脉8000余后人。 数百年中,白氏族人也曾多次补葺过祠堂,解放后祠堂曾办过小学,作为乡当局驻地,办过棉织厂、印刷厂等,因年久失修,衡宇已破败不胜。2005年,白耀春领导着白氏后人在原地上改建了晋陵白氏宗祠。为筹集上百万的制作经费,白耀春和几个有声望的白叟发动白氏后人募捐。从审批手续,到开始构筑,再到新祠堂里完工,泯灭了他大量心血。 白耀春报告记者,现在的白氏宗祠为二进园林碑廊式古修建。园中两块相对而立的弘治天子御碑,是白氏宗祠的镇祠之宝,已有500年汗青。另有好几块老物件,或是从菜地里找来的,或是从工地上找到的。 2013年,常州东城明居小区四周修路,挖土机挖到一个古墓群,并发明了两口大石棺,内里另有不少陪葬品。 其时在南通走亲戚的白耀春听到消息后,猜疑那墓群大概是白氏家属祖坟地点地,于是他立刻赶回常州,接洽考昔人员,将白氏族谱纪录的信息与古墓比较,证明这是白氏先人白埈和夫人的墓葬,已有500年汗青。 另有一回,他走访白氏后人时,发明人家天井中有块石头,上面有斑纹,赶快洗濯一下后他发明,那石头上竟然刻着白昂老婆的墓志铭。尚有一次,他听说百丈的菜地里发明了一块石头,大概是白氏家属的老物件,有文物市井预备收购了,他和族人立刻赶去,保下了那块石头。 白氏后人所居住的采菱村是红梅村委最偏远的一个天然村,党员人数较多。2014年,红梅村党总支提出,可否在白氏宗祠创建党建办事站?白耀春就是一名老党员,在他看来,陈腐的宗祠和党建办事站不抵牾,他说:“我们通过宗祠来维系传统,传承美德;党建办事站也是一个弘扬正能量的地方,宗祠固有的富厚内在可帮忙党建事情更有形化、更具特色。” 2014年4月,“白扬轩”党建办事站在白氏祠堂挂牌建立,红梅村党总支在“白扬轩”开启逐日一讲、每周一听、每月一议的党群交换互动模式,使其成为相同、议事、运动三位一体的便民办事平台。 白耀春作为“白扬轩”党建办事站的联结人,变得越发繁忙了。慕名前来观赏的人数每年超百人,白耀春负担了白氏宗祠的欢迎解说使命,将白氏宗祠的汗青秘闻、家风家规生动地先容给每一位到访者。 2016年,白耀春被推举为天宁区人大代表,他履职尽责,除了按期上门走访外,还充实发挥“白扬轩”党建办事站的平台作用,认真谛听群众意见,积极参政议政,为包管村民出行平安,在他的积极下,采菱桥西堍劳动中路交通变乱频发路段装置了信号灯。 比来,白耀春正忙着整理明朝墨客白悦的诗词。他报告记者,白悦是白昂的孙子,是一位博学的佳人,四库全书中收录了不少他的诗作,他想给白悦出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