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属漂泊韩国381年,却对峙中国习俗,族谱上写:我是中国人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各人都知道,在我国上下五千年汗青长河中,曾多次履历战乱纷争和黎民流浪失所,但胸无点墨的文化却能始终坚持和传承下来,靠的就是一个“根”字。牢记本身的根脉地点,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根深蒂固的代价不雅。
在韩国就有如许一个家属,他们祖上曾做过国相,纵然到本日依然雄踞军、商各界,有的官居陆军总司令,有的是大学校长,另有的是企业总裁,可以说是遍布韩国上流社会,申明显赫。
但与传统三韩人差别的是,这个韩国度族对峙的却是炎黄子孙的习俗,除夕贴对联吃饺子,正月走亲戚拜大年,在韩文全面推广的本日,他们的族谱依然对峙用汉字誊写,就连墓碑也是用汉字镌刻。
这个家属就是韩国广平田氏。
广平田氏出自山西洪洞,田家兄弟4人,除了老大留守山西,其他3兄弟都先后搬家,老二田彦实落脚地就是河北广平府风正村(今邯郸)。到了明朝万积年间,广平的田应已经官居兵部尚书,儿子田允谐则任吏部侍郎。
然而在明清鼎革之际,清军频频叩关,河北、山东等地多次遭遇清军劫掠。崇祯十年(1637年),清军在攻打朝鲜时,顺道霸占了明朝的外洋基地盘岛,而其时吏部侍郎田允谐的儿子田好谦正在皮岛做买卖,不幸做了清军俘虏。由于其时朝鲜李朝已经被清朝降服,以是清军将被俘的十几个明朝人一并交给了朝鲜把守。
由于边幅非凡又写的一手好字,田好谦很快被朝鲜将领具公看中,选为幕僚,田好谦却坚称本身是明朝人应回到大明,予以拒绝。但其时明清征战频仍,回到河北的门路已经不通,田好谦只好暂居朝鲜,厥后还被国王任命为通政医生。
固然官居二品大员,又在本地重新授室生子,但田好谦时候想的却是回到中国。每逢佳节,他都要朝着河南方向膜拜,同时哭着教诲子孙:我们的根在中国广平府风正村,世道平静了必然要归去认祖归宗。
今后这条祖训就烙在了田氏子孙生理,在田好谦过世20年后,他的次子田会一借着出使清朝的时机,辗转联结到了田好谦留在河北的子孙后代,重新接续了广平田氏族谱。
田会一过世后,儿子田得雨已经官居全罗道戎马节度使,但为不让根脉断绝,田得雨在临终之际特意嘱咐在族谱上加上一句话:“我是中国人,家在广平府鸡泽县风正村。”全部生存在韩国的广平田氏子孙,死后墓碑都要刻上5个汉字“广平府田氏”,以标明根脉地点。
到了清朝后期,随着列强入侵、日本侵华,中国开启了长达百年的战乱,好不轻易接续上的田氏族谱再次停止,直到上世纪50年代,河北、韩国两地的田氏后人才开始重新探求对方。2004年,韩国高丽海运株式会社总裁田文埈几经辗转,终于重新接洽到了中国的田氏后人。两边依照辈分巨细,重新修订广平田氏族谱。
从田好谦在1637年不测漂泊朝鲜半岛算起,至今已经凌驾381年,但身在韩国的广平田氏家属却始终不忘根在中国的这一究竟,每年回乡祭祖,宣示了中原子孙那份不忘祖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