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中国人的姓氏有如许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从上古的伏羲氏期间开始中国人就有了姓氏,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依照父系传承的,即只是在夫君中一代代地相传,比拟不变。究竟上,这一点恰好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通报方法相同等,Y染色体就是只沿着男性这条脉络下传的,除了极为稀有的非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不停传下去。
如今人们都知道,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此中X和Y染色体是控制性别的。在男子的精子中,一半含有X,一半含有Y;女人的卵子含有的都是X,没有Y。当精子中的X碰到卵子中的X,构成新的染色体对XX时,就生女孩;当精子中的Y与卵子中的X相遇,构成XY时,一个男孩就诞生了。当这个男孩再生男孩时,必然是这个Y又一次地被选中,与一个卵子中的X联合了。除极个体环境外,假如一个家属不停有男孩诞生的话,那么这个家属的染色体Y就不停传下来了,并且是同一条先人染色体的复成品。
我们的先人太智慧了,他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给本身的家属做了定名。固然,我们先人这么做的时间,想到的不但仅是标识本身,区别他人,很紧张的是为了防止嫡亲繁殖。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属的染色体Y打上了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由于生存亡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散了,但染色体Y却与“姓”联合在一起,传播至今。姓的通报,就是Y染色体的通报。这真是人间与天然神奇的同构,是天人合一的范例。我乃至以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巨大的发明,是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欧洲人有姓的汗青不外一千多年,日自己在明治维新以后才有姓,才几百年。为什么中国人最早发明白“姓”,并且“姓”在中国可以或许连续下来?我猜测缘故原由有二:一是汉语笔墨的简便。单音节,一字一音,用来做姓,便利好用。西方人的语言笔墨用来做姓,就不如汉语便利,我们都曾有过记不住外国人庞大冗长姓名的感觉;二是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同一了中国,拔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必要户籍制度共同,全部的人要登名造册,这是中国人的姓可以或许传播、遍及、牢固以及大家有姓的紧张缘故原由吧。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殊看重生男孩,昔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本来我以为这种征象只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如今看来,并非云云,这此中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历程中被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夫妇的染色体不时地增补进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实在就是基因被渐渐地“稀释”。比方,你的后代对你的基因,只继续了1/2,你的孙子、孙女只继续了你后代基因的1/2,随着时间的推移,先人的基因越来越少,终极近乎于无。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运气,它将随着这个家属的男性成员不停连续下去。
大概这正是中国人喜好男孩的深层缘故原由。由于只有男孩继续了真正的先人的一点遗产——Y染色体。这才是一个家属不停没变的工具,是一个家属真正的血统。
“姓”报告我们的,不但仅是传承,更紧张的另有竞争。
俗话说:张王李赵各处刘。说的是中国有些大姓会合了浩繁的生齿。看一下本日新百家姓的排行榜:前19个姓,已经包罗了汉族生齿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利用的达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生齿,这种征象不是天生的,而是姓氏颠末竞争而渐渐形成的。中国汗青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袁义达传授网络),但厥后有些姓渐渐消散了,仅剩下本日的4000多个。假如我们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散的姓氏就是一些灭尽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乐成者。
最“乐成”的是那么几个大姓,比方:李、王、张、刘、赵、朱等,现在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凌驾了总生齿的7%,刘姓人数凌驾5%,赵姓凌驾2%。朱姓凌驾1%。留意一下,我们就会发明,这几个大姓刘、李、赵、朱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天子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生长成为中国的常见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生长的“皇室效应”。
从已往23000多个姓,到本日的4000多个姓,这中心有几多可歌可泣大概是哀婉感人的故事。假如有谁把19000多个姓氏是怎样消散的故事写出来,其意义和可读性大概不比一些生物灭尽的故事差。
我们的拍照师从陕西泾县发回了一些关于一个稀有姓氏“第五”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我想到的是姓“第五”的这些人照旧荣幸的,那些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人已经消散了,由于史料纪录这个姓从“第一”到“第八”都曾经存在过。
由此我进一步想到,姓氏也是一笔贵重的资源,不但是文化的,照旧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稀有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漫长的汗青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气力,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管了一份贵重的并世无双的Y染色体的遗产。对他们,我肃然起敬。多一个姓,不但多了一份家属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部基因史。
然而在本日,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散,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沿。想想看,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依照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按男性通报,生女的小姓家庭,姓氏就有失传的伤害。因此维护小姓、奇姓,让其传承下去,非常须要。
必要指出的是,人类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影响远比生物学特性的继续紧张得多,我们偶然推许男尊女卑,也偶然制止人们的姓氏随意化的倾向。但是,中国传统的以男性为姓氏传承者的智慧之举,值得连续,至少我们有来由修睦本身的族谱,在你想变化你的姓氏,取得一个时尚的新的“社会姓氏”时,不要忘记记载下你原有的“生物姓氏”,即“Y染色体姓氏”。这对付遗传本质和人类康健以及疾病的研究,对付文化征象的揭密,对中国人的迁移,乃至对中国人的泉源的研究和探索,以及我们本日未能预见的很多题目的展现,都有着无可估计的意义。
我们中国人的姓氏,是让外国非常倾慕的资源,由于它有五千多年的汗青。更贵重的是它不变依照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志,可以说它就是“姓氏基因”。
说句题外话,假如本日当代文明对中国的姓氏的连续有严峻打击的话,为“姓”申报天下遗产大概极有代价。
可以绝不浮夸地说,姓氏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最贵重的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