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留本,以族谱传家风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吾家属系由河北迁至关外迄今已近二百矣。尊儒重教尚礼厚德之家风,先人淳朴端正与报酬善,注意亲情之风致,直传至今,族中虽无功名显赫之士,但亦无不肖傲慢之徒,且人丁旺盛,相传至今已有八代。而族人多有不相识者,对家属干系相识更少。基于上述环境,为确认同祖同宗维系亲情,理顺来龙去脉,吾决意修订族谱。”
无根不本钱,无祖不成人。2006年1月,年龄已过七旬的外祖父决意修订族谱时,写下了上面的这一段话。今后以后,我们百口在外祖父的领导之下开始了历经十年的漫长修谱之路。
翻山越岭
寻亲探友
由于家属根系的巨大,族人有不少现在定居于山东、河南、内蒙及黑龙江等地,因此察访信息非常困难。为了更好的完成族谱,包管此中没有错漏,我们百口中的每一小我私家都到场到这一次浩荡的工程傍边。
我们拿着已经初具雏形的族谱,带他们到各地的族人家中,去查证、去校对、去扩充。每一个族人都给出了朴拙的发起和支持。在此历程中,由于恒久的行程,外祖父的腿疾日益严峻。但他仍旧对峙着从未停歇。他朴拙说道,这是一次关乎亲情家道的行程,这是我的决定和责任,我必需对峙下去。
通过修撰族谱历程中的重复登门访问,不时相识环境,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增强了我们族中内部职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换相同,增长了家属内部的相互相识和信托,凝结了民气,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传承亲情教诲,引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吊唁。
费尽心血
数度易稿
昔人曰:“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付血缘干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属有强盛的生命力和凝结力。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把他本身祖宗的古迹记载下来传给后人的风俗,这就是谱。
族谱承载着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的紧张意义。因此,族谱上的内容不容有错。为此,年过七旬的外祖父带着老花镜一遍又一遍的誊写了数十遍。每次誊写后都是重复的校对变动,直到族谱被全部人承认。
现在,在我们的帮忙下,族谱已被印制了数百份分发给列位族中亲朋。而外祖父的手稿却依然高高垒起,向我们宣示着一位白叟对家风家属的深切情感。
手书家训
以教后人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张构成局部,也是族谱中的紧张构成局部,它在中国汗青上对小我私家的修身、齐家发挥偏重要的作用。
在族谱的第一页上,外祖父亲身手书家训。“大公至正做人、清明净白为官、切切实实求知、谨小慎微做事、勤勤俭俭持家、诚老实恳结交、和和睦气待人、开开心心生存。”
几句看似质朴的话语深刻隽永,包括了从求知到为官,从做人到持家,从结交到生存态度的一系列哲理。这几句话不但仅是我们口耳相传的家训,更是我们从小到大始终遵照的人生准则。
从儿时有影象开始,外祖父便是一位勤勉良善的人。邻里有事,开始伸出援手的必然是他;亲人抱病,开始去看望的必然是他;事情中有事,开始扛起责任的必然是他。在外祖父的领导下,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爱岗敬业,和睦友好,形成了孝悌互爱的好家风,这也成了我们家中奇特的“幸福暗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