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数字化的利益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家属之有宗谱,如同国度有正史,州县有方志。三十年不修谱则有失孝道,因此编修族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良传统,是为了尊祖敬宗,昭穆不乱,使子女子孙知木本水源,能敦宗睦族,懂尊老爱幼,明先祖创业艰苦,惜当今幸福故里。
数字化网络族谱是编修族谱的一次巨大改造,是对传统族谱文化遗产的有用维护和升华,它应用了当代先辈的盘算机信息网络技能,使传统族谱从印刷版本到无纸版本的一次质的奔腾。
一、为什么要编纂数字化网络族谱
1、民间保藏族谱疏散,保管困难。由于历代战乱,特殊是文革大难,在荒诞的破四旧活动中,大量的族谱被烧毁,现幸免于难的族谱已非常稀疏。这些族谱多由民间保藏,由于保管条件等因素,很多族谱遭受虫蛀、腐化等陵犯,有的保藏者年岁已高,子弟偶然传承。再者因疏散保藏,资源难以共享,族谱的应有成果也不克不及发挥。
2、华人自古以来就有寻根问祖的精良习俗,传统族谱祖源查询技能本领落伍,难以满意寻根问祖的要求。传统的族谱多为手抄本,数目少,查阅困难,纵然后期修谱也有大量的印刷本,但要从砖一样的大块头族谱中探求本身的“根”,并非专业人士所能为之。很多同胞寻祖,也只能在浩荡的书海中翻阅查询,偶然要耗费几天时间才只能找到一点线索,费时费力,给急迫寻根问祖的同胞造成很大的困扰。
3、前人修谱为我辈所用,我辈修谱也应为了后人着想。如今已进入盘算机网络信息期间,为更好地将中华大族谱文化遗产传承给下一代,族谱电子化、网络化是必定趋势,更是势在必行。
二、数字化网络族谱与传统修谱比拟上风
1、省时、省钱。传统修谱从资料网络→绘制世系图(吊线图,事情量大)→房派、支系、世代摆列→小我私家世传编纂→资料反馈、修改→送印刷厂排版→印刷成谱等多道工序,编修族谱一样平常要举行三进三出三校对才干付印,据近几年各地修谱观察,修谱本钱人均10—20多元,不但耗费大,并且耗时间。用数字化网络族谱平台修谱,只要网络资料→录入电脑→成谱。同时,一次录入可同时得到电子版光盘族谱、网络族谱和可供印刷传统族谱用的排版资料。
2、便利续谱。传统修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一旦定稿付印,纵然当日的新生儿也要比及30或60年后再编入谱,修谱时间跨度大,资料保管困难,同时每次修谱2/3的事情量都用在旧谱翻修上。用数字化网络修谱平台,旧谱资料一次录入,永世使用,新谱资料可及时入谱,包管信息的正确性和节流了大量旧谱重修的付出。
3、数字化网络修谱平台是实现姓氏大统谱的最佳要领。用传统要领修谱如要实现大统谱,必需比及各地分谱编纂完成后才干动手编纂大统谱,不单时间长,编纂也很困难。如接纳“电子宗谱”软件修谱,可在同一时间段发动各地分支同时修谱,数据及时汇总到大统谱编纂,轻易实现姓氏大联谱,实现千百万族亲同在一张宗谱已不是空想。
综上所述,数字化宗谱较之传统纸质宗谱有着无可比较的多方面上风,是宗谱生长的必定趋势。给传统宗谱文化插上当代数字技能的翅膀,也必将给族谱文化注入强劲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