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白叟用7400多个姓作诗378首 74岁上网打字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河北沧州黄骅市官庄乡官庄村有一位90岁的白叟刘玉煊,眼不花,耳不聋,影象力好,头脑灵敏。白叟74岁上网打字练五笔,20天学成;84岁开始编村志,4年编成十几万字的《官庄村志》。最令人称奇的是,白叟从小喜好研究古文诗书和姓氏,谈古论今出口成章,居然还用积聚的近8000个单字姓编出了378首打油诗。
“勤俭二字,传家密宝;摈弃不必,贫苦乞讨。”“人恩于我,不成忘记;我恩于人,不克不及挂齿。”“为学之道,抢时夺秒;大挖潜力,肯听辅导。”“开国英烈,弃头洒血;为民树勋,悼之痛厥。”“郊野游春,纵情寻芳;山河广阔,氛围也香。”
刘玉煊白叟编写的姓氏诗歌,不但合辙押韵,意境精美,并且寓意深刻,开导后人。这些打油诗满是四言小诗,题材遍及,各具内在,有对巨大故国山水壮美的惊叹,有对古今中外先贤的惦记缅怀,有对为国为民断送的英烈们的无穷伤感,有对后生寄予的优美盼望,另有形貌汗青变乱、为人处世、鼓励后人的。
据刘玉煊白叟先容,这些打油诗用五年时间编写而成,分为七个篇章,别离是耕读篇、边境篇、政治篇、劝善篇、人事篇、其他篇和无韵篇,并且每个篇章都有目次,目次都是用四字词语归纳综合。兴修水利、庶子好学、农业丰登、攒钱教子,这些就是耕读篇中的目次标题问题。
通常里有很多人着迷搓麻将,刘玉煊有感而发,编了一首小诗:“麻将博具,令人神伤;戳民锐志,利于刀枪。”白叟说,把姓氏编成既押韵又有寓意的诗是最难的,也正因云云,他创作的热情愈增强烈。白叟说:“偶然打仗一些外地人,有姓‘绳’‘谈’‘覃(tan、qin多音字姓,两个差别宗的氏族一族读tan音,一族读qin音)’的,一听我便以为面前一亮,总是一个不落地记下来。”
刘玉煊和姓氏结缘是从9岁开始的。其时上学学《百家姓》,他就能流利地背下来;厥后参与了事情,就把小时间背的《百家姓》里没有的姓氏用条记下,再查《辞源》等册本探求答案。他常常翻看《康熙字典》《四角号码辞书》《辞源》《辞海》等东西书,同时还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副研究员冯宝麟处借来《尊姓何来》等书翻阅、记载、研究。为了积聚更多姓氏方面的知识,2001年,刘玉煊白叟还买来了电脑,学会了用五笔打字和上网,在网上查询《中华古今姓氏大辞书》。
“按照电脑上的资料表现,我国人民的姓氏(包罗三字、四字姓)近24000个,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姓氏特殊多。怎么让这些姓氏变得认识又好记,退休后我便开始琢磨,把姓氏编成了小诗,不但轻易记着,还特殊故意思。”刘玉煊白叟笑着说:“5年编了378首,聚集成《姓林》一书。”
现在,刘宝煊白叟记载下来的姓氏有8000多个,但在电脑上只能打出7400多个,另有800来字打不出来,由于电脑字库里没有。白叟盼望能告急有关部分,把这些生僻字打出来,也盼望文化部分能帮忙考核一下,看看本身编的这些打油诗在寓意上有没有不由得推敲的地方。
刘玉煊白叟教了一辈子的书。问起白叟的创作感触,他笑呵呵地说:“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时候用知识充实本身的大脑。编纂《姓林》算不上有啥成绩,但体例的历程很快乐,也很故意义。”(泉源:中国消息网
责任编纂:万珍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