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通天族谱”:孔姓、颜姓、曾姓、孟姓,您是哪个字辈?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孔姓、颜姓、曾姓、孟姓,这四个姓都是儒家学派的,可以称为一家。儒家考究尊师重道,儒家学派以孝道为先,排序以入道为先,以是排序是孔、颜、曾、孟。缘故原由很简朴:颜回和曾参是孔子的门生,颜回是曾参的师兄,曾参是孟轲的师祖。 就贤人之间的师承干系盘算,又以孔子为一代;则颜子(据推孔子的母亲测颜征在是颜回的三姑奶奶)、曾子等孔门门生为第二代(曾家自动降两代排字,以显尊孔);孔子之孙子思子为第三代;子思子门生为第四代;孟子则是第五代了。历代帝王封赐: 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 这四家的族谱所排的字辈是按孔氏辈分定名,所用的字也完满是一样的。第一位用御赐行第取名的是孔子家属第56代,从乾隆的时间开始,划定孔子的再传门生颜子、曾子、孟子的子女也依照这个行辈定名。于是,孔、颜、曾、孟四家在定名的行辈上都是同等的。自清代起四姓同一利用天子所赐的字辈的,只是此中某字由于避忌而改,比方:"弘"字避忌乾隆天子,修改为"宏";曾氏为避忌宗子"继"字修改为"纪"等。 孔、颜、曾、孟四姓通用辈字派谱,明初朱元璋御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孔姓五十六代孙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孙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如许就把"希"和"讷"的"言"旁加上去共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来日诰日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敷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并咨请其时的北洋当局批准宣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宁,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清圣祖仁天子(康熙)为孔姓、颜姓、曾姓、孟姓赐了同一的名派以致于使该四姓的辈份相互联动,在天下得到同一。曾姓,御赐同一辈字源自曾参,曾参一生"尽传孔子之道",故世尊他为"宗圣"。但曾姓仍有一些派行没有利用钦定派语,清代闻名"复兴"名臣曾国藩(派名:传豫)方从曾参第六十四代起到达天下同一。武城派行从曾参至六十二代无天下同一派行,自六十三代以清圣祖仁天子所赐"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15字,为圣裔排行定名,故谓之名派。别的各派行先人定的字句,以之取字,故谓房派。 孔氏从六十一代始用此15字为名派。"弘"因敬避改作"宏",曾氏尊孔从六十三代始用此字,迭至"祥"字则是七十七派。“继"字因曾族避大宗讳名改作"纪"。 以是孔姓、颜姓、曾姓、孟姓,四姓通用辈字派谱为: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宁,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注:曾姓没有第一派十个字中的前五个字。颜氏,因与孔子有亲缘(孔子母亲颜征在),以是有另用字派,第一套:明代61世宗祖颜鋐订定颂行的61-90世共30字。61-公、62-重、63-从、64-嗣、65-胤、66-伯、67-光、68-绍、69-懋、70-崇、71-怀、72-士、73-锡、74-振、75-承、76-景、77-世、78-廷、79-秉、80-培、81-克、82-建、83-永、84-沛、85-昭、86-启、87-裕、88-显、89-兆、90-守(同第二套90世“肇”字套入)。第二套:大清国72世祖颜星篆修《颜氏通谱》74-105世共32字。74-崇、75-怀、76-宗、77-邦、78-其、79-泽、80-允、81-昌、82-家、83-学、84-克、85-复、86-道、87-德、88-昭、89-扬、90-肇、91-庆、92-宏、93-祚、94-应、95-毓、96-国、97-良、98-惟、99-思、100-一、101-本、102-继、103-起、104-有、105-常。第三套: 即孔姓、颜姓、曾姓、孟姓四姓同一的“通天族谱”。 并且海内和外洋的孔姓、颜姓、曾姓、孟姓四姓华人也完全一样,姓名用字和排辈都如出一辙。这固然得益于颜子、曾子、孟子都是孔门门生,并且是儒家学派建立和形成的紧张人物,故有孔、颜、曾、孟天下一家的说法。 孔姓、颜姓、曾姓、孟姓,这四姓近代生长最好的是曾姓,在学术上多有建立。尤其是近代的曾国藩一支。毛泽东、蒋介石都非常钦敬曾国藩,蒋介石自认是曾氏的私淑门生。1917年毛泽东曾表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延安,毛泽东还向一些干部发起阅读《曾文正公众书》。可以说曾国藩是个极其有着大聪明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