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刘备人生大喜剧:懊悔“联孙拒曹”有始无终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刘备画像 文/蒋星煜 三国鼎立时,东吴孙权遣吕蒙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到重创。这是汗青历程中的一大迁移转变。史学家对此题目作深入研究者不多,也有人以为关羽没有认真实行诸葛亮的“联孙拒曹”战略,把重要责任都推到关羽身上。我也曾有过雷同见解,如今再次研读《三国志》,发明究竟并非云云。再说,我也曾猜疑诸葛亮大概对“联孙拒曹”战略有过改变,如今细致观察,猜疑也缺乏究竟按照,不克不及建立。 一 刘备屯兵新野时,思量得手下缺少为之出谋献策之智囊,盼望把徐庶招纳帐下,徐庶保举了诸葛亮。刘备至南阳隆中访问,第三次才相晤。诸葛亮对其时形势作了全面阐发,并提出应对战略,刘备听了,心悦诚服,今后就重用诸葛亮。用刘备本身的话来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可见其密切之水平,已须臾不成分散矣。 诸葛亮之重要论点,《三国志·诸葛亮传》纪录颇详。后代文史论著把这次发言内容单列成篇,题为《隆中对》。共两个局部,相互之间有密切接洽。一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达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成图也”。简言之,就是只能联孙。一为“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大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黎民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简言之,不但联孙可以拒曹,并且可以灭曹。 由于都是对将来局面的预料,这一战略有几处相称暗昧:“若跨有荆、益”,未能明白用何种方法“跨有”,亦即“占据”。好像诸葛亮也有一旦占据“荆、益”,即不放手之意。再说,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成图”在先,“外结好孙权”在后,频频夸大了“联孙”。但是随后就以为“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再没有提到怎样办理孙权的存在题目。可以看出,诸葛亮固然云云夸大“联孙”,现实上对孙权仍然有必然水平的鄙视。 主张“联孙拒曹”的诸葛亮尚且在必然水平上鄙视孙权,刘备、关羽等人鄙视孙权的水平则有过之无不及。以是产生这种环境,自有其缘故原由,孙权自知既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条件,又无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政治本钱,于是接纳低姿态以自保,偶然不吝委曲责备。正由于孙权确实没有同一天下的雄心勃勃,刘备、关羽诸人由此放松了对孙权的防范。 固然,刘备的“联孙拒曹”有过精良的开端。那是刘备被曹操的雄师追迫得非常狼狈时,到了夏口。“遣诸葛亮自结与孙权”。孙权也感触为难,张昭等人力主迎曹操,较年轻将领以为迎曹操无异自取死亡,主张果断反抗。于是孙权“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刘备与孙权“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这就是以少胜多,从而建立了三国鼎立的底子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都是受益者,但是无论从人力物力或其他方面的条件来说重要是依赖孙权的气力,刘备所作的孝敬微乎其微,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鲁肃诸人也从大局出发,主张与刘备坚持精良干系,以是孙权开始向刘备大幅度倾斜。 刘备原无安居乐业之地,赤壁战后,孙权以周瑜为南郡太守,此时刘备就从周瑜所辖南郡部属得到了用以安排将领眷属与军旅的一大片地皮。《江表传》说得最详细: 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更名公安。 刘备以为土地仍然嫌局促,于是“〔复〕从权借荆州数郡”。是否刘备从孙权处借得?是个疑问。由于《三国志·诸葛亮传》说:“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智囊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好像刘备攻占“数郡”之后,孙权默认这些地方属于刘备权势范畴罢了。《关羽传》也说:“先主收江南诸郡”,如出一辙。那么又何以此事被说成是借荆州呢?仍然可以从“(复)从权借荆州数郡”找到按照,“零陵、桂阳、长沙三郡”都属于荆州是毫无疑义的了。 刘备让诸葛亮去“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可见刘备、诸葛亮对这三郡的器重水平,厥后不停耽搁、推诿,不愿送还给孙权,缘故原由在此。 应该说陈寿所著《三国志》,就史胆、史识而言,不愧为佳作,而在地名利用上仍欠同一,不敷范例。《吴主传》又有“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之说,此荆州又不包罗长沙、桂阳了。 无论在地名上有何杂乱之处,有一点是明白的,刘备、诸葛亮刻意把已取得的诸郡作为打击益州的按照地,以是用尽力谋划,非万不得已决不送还。 局势生长到这一步,原本已告一段落,就孙权而言,可以说对刘备已仁至义尽,不但自动腾出油江口(公安)给刘备,刘备再要求占据长沙等三郡,也满意了刘备。此时相互之间应该密切无间,非常调和地相处了。不知出于何种思量,孙权居然又进一步对刘备“进妹固好”。“固好”者,要把两边密切无间的形势坚持下去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