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清代八旗为何有俄国人?康熙将俄军战俘编入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罗刹国,是清代对俄罗斯的旧译法,由于蒙语发“R”音前去往要参加一个元音,遂使“罗斯”成了“俄罗斯”,以后相沿不改。实在,“罗刹”的译法大概更正确。很多老北京大概意识不到,当年八旗中另有俄罗斯人。 康熙年间,中俄产生了雅克萨之战,加上此前两边小范围作战30余年,清军先后俘虏及采取投诚俄军100多人,此中40人被安顿在盛京(今沈阳),50多人被押解到北京。康熙天子恩准他们在北京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居住,编入镶黄旗,属上三旗,享受清当局发给的住房、粮饷和耕地,还可以娶中国女报酬妻。由于他们原居住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对北京天气非常喜好,大多数人定居下来,别离改姓罗、杜、姚、何、贺等中国姓。 胡家圈胡同位于东直门内北官厅四周,已被撤除,与本日东直门外胡故里胡同并非一回事。由于俄罗斯人笃信东正教,康熙特将本地一座关帝庙拨给他们做法事,由战俘列昂节夫担当神父,他因此被授予七品衔,此为“罗刹庙”劈头,俄人称它为索菲亚教堂,别名尼古利斯教堂。这是北京第一座东正教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