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为何不识孙膑商鞅如许的人才:格式太小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魏惠王夺得魏国君主的宝座后,东征西讨,虽说败多胜少,但周边诸侯对魏国也颇有些顾忌。鲁、宋、卫、韩等乃至去朝见魏惠王,尊他为牛耳。然而,到了厥后,魏国却不时丧师割地,走向衰败。是什么造成了这一效果呢?这大概还得从魏惠王同齐威王的一次会猎谈起。
公元前355年,魏惠王同齐威王相约狩猎。两人晤面后,魏惠王问齐威王:“齐国有宝物吗?”这个题目实在是很不规矩的。齐国乃堂堂东方大国,边境宽大,怎么会没有宝物呢?但魏惠王不知趣地夸耀说:“我们国度如许小,也另有直径一寸却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子的夜明珠十颗。齐国如许的万乘之国怎么能没有宝贝呢?”见魏惠王云云拎不清,齐威王只得无奈地说:“我对宝贝的见解与你差别。我有个叫檀子的大臣,派他镇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犯,泗水之滨十二国的诸侯都来朝见;我有个叫盼子的大臣,派他镇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向东越过黄河;我有个叫黔夫的大臣镇守徐州,燕国和赵国的黎民慕名去跟随他的有七千多家;我有个叫种首的大臣,派他去维持治安,效果做到了路不拾遗。这四位臣子堪称光照千里,岂止是十二辆车呢?”魏惠王听了自发羞愧,悻悻拜别。
魏惠王同齐威王对宝物的差别明白,现实上反应了两人差别的治国理念。齐威王话语之中虽带讥讽之意,却也不乏对魏惠王的劝诫。遗憾的是,魏惠王并不承情。厥后魏国的频频庞大失败,公然都与两个要害的人才有关。而这两小我私家,恰好都是从魏国跑出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