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刘禅怎样能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天子?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流传为目标,不代表认同其不雅点和态度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但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流,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范。实在,真正的刘禅并不完满是如许的。 一、很有聪明 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天子位,史称后主。 应该说,刘禅接办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外部,宿敌魏国不停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对头。内部,精兵良将已所剩无几,落井下石的是,朱褒、雍闿、高定、孟获等数郡又先后兵变,政权随时大概颠覆。真可谓内忧外祸,间不容发,这么糟糕的局面,即便是刘备摒挡起来都不轻易,况且才年仅十七岁的幼主刘禅呢? 然而刘禅继位不外短短五年时间,“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农业生产规复了元气。“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海内局面实现了安定。“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同谋,掎角厥后”,吴蜀同盟重修旧好。“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友邦良将络绎不绝入朝相助,交际结果令人瞩目。不单使危急四伏的蜀汉政权彻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国度出现一种复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