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清代皇宫里的赝品:宦官偷卖真品 买赝品凑数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清宫里出来的工具大多是天子利用或保藏的,它必然是宝贝。信赖有这种想法的老黎民绝对不在少数。但现实上,清宫藏品还是鱼龙稠浊,珍品虽多,赝品也不少。 乾隆误保藏《谢赐御书诗表》赝品 清宫养心殿里藏有一幅宋代李公麟的《免胄图》,别名《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图》,落款为“臣李公麟进”。该画曾被录于清代专门收录宫廷保藏的《石渠宝笈续编》一书,画卷刻画唐代名将郭子仪说服回纥大破吐蕃一事。但是直至清室没落,许多观赏专家见到画作后才发明,固然画面和谐、用色落笔等均有古风,白描人物也极具宋人风范,但是更多证据表现,这幅画却不是出自李公麟手笔,而是后代仿品无疑。 再举一个例子。据档案纪录,清代内府里曾藏有宋代大书法家蔡襄的楷书作品《谢赐御书诗表》。但是这幅字其时竟然有两个传本,内容也都一样,并且均是法行墨持重,措笔安和,字字端严劲实。其时人们对此题目并未太多注意,故也无法作出翔实辨别。因此,此中有一幅字就很容易地被乾隆天子赐给了本身的皇六子永瑢。清末又传播去了日本,被日本保藏家中村不折所获。而剩余一幅则不停留在清宫,并被乾隆天子刻入《三希堂法帖》。百年之后,专家整理清宫遗物,才发明留下的这幅字虽也有必然文物代价,但恰好是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