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暂隐选择及影响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蒋波,男,湘潭大学汗青系讲师,2012年博士结业于西北大学汗青学院。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秦汉时期的隐逸征象及相干题目研究》。
博士导师:西北大学传授
余华青
通讯评委:中国人民大学传授
王子今
北京师范大学传授
邓瑞全
“仕”或“隐”是古代士人的两种重要人生选择,同时由于现实环境的变革,他们经常“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在仕隐之间转换脚色。诸葛亮便是云云,他少年期间在故里琅琊度过,一生大局部时间仕于蜀国,期间则一度隐居躬耕。并且出于多方面的思量,诸葛亮的隐居生存长达十年之久,这段履历对他自己发生了紧张影响。
据《三国志》本传载,汉末天下遽变,诸葛亮追随叔父诸葛玄避乱南下,但厥后并没入仕素与叔父“有旧”的荆州牧刘表,而是选择隐居躬耕。固然从日后的自述看,他并不甘愿宁可老死山林,以是只是暂隐。然而这段“暂隐”生存为何长达十余年?其中缘故原由较为庞大,如安身保命、家属变故、择主而仕等,学界对这些缘故原由有过讨论,此不赘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