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落榜生的幸福出路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传柳永父柳宜、叔柳宣、兄柳三复柳三接、子柳涚、侄柳淇均为进士。柳永却于景祐元年(1034年)年近半百才赐进士身世。图为戴敦邦的《柳永·雨霖铃》图
□刘永加
宋代重文,当局爱才如命,冲破唐科举登科之例,将皇恩笼罩到落榜生阶级,推出了“特奏名”制度。科举考生,落榜并不成怕,只要年复一年地对峙考,考上十年八年,极有大概被取为“特奏名”,赐予功名,终生享受俸禄。
1、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淘汰落榜生
在唐代,每年各科测验登科者不凌驾50人,乃至经常是一二十人,着实是少得可怜。而急需人才的宋初,当局把登科的名额扩大了十倍乃至二十倍,通过科举测验而授予官职者甚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