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桐城古文派鼻祖方苞:四岁能对诗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方苞画像。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众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重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桐城人,故名。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到场作家之众、播布地区之广、绵延时间达200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稀有。桐城派文论体系和古文活动的形成,始于方苞,经刘大魁、姚鼐而生长成为一个阵容显赫的文学流派。方、刘、姚被称为“桐城派三祖”。
方苞自幼就能对诗
方苞1668年生于南京六合,本籍安庆桐城。他自幼智慧,4岁能尴尬刁难联,5岁能背诵经文章句,6岁随家由六合迁到江宁旧居居住,仍保存桐城籍。16岁随父回安徽桐城参与科举测验。24岁至都城,入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声大振,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学士李光地歌颂方苞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
安庆师范学院传授朱洪在近期出书的《方苞传》中说:
冬日的一天,方苞父亲方仲舒鸡鸣而起,见大雾蒙眬,山前树木一篇含糊,远处传来公鸡此起彼伏的啼声。他对方才起来的方苞说:“我出个上联,你能对出下联吗?”方苞年事小,但已和父亲、哥哥背面学对对子了。他立刻说:“你出吧!”“鸡声隔雾。”父亲逐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