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是君子之学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孔子作为巨大的头脑家与教诲家,开创了以文化修养引领社会风俗的文明之路。这种文明之路的内核是以仁爱为底子的宁静之路。孔子以为,社会秩序的优劣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水平。文化修养的表示就是心田之德与外在之行的同一,具有这种文化修养的人即为“温文尔雅”的君子。从这个意义来说,儒学是君子之学。儒学的社会代价就是先培养尽大概多的君子,再通过君子的言行与修为引领社会风俗。
“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一个有仁爱的人才干算是真正的人,才懂端正,有修养,敬他人,待人接物做到“温、良、恭、俭、让”。如许的人就是君子。仁爱是君子之爱。
要做仁者,须先尽孝道。人们常说“孝顺”,没有“敬”则不克不及称“孝”,“敬”是“孝”的本色。有人以为,只满意怙恃的衣食需求,就是尽孝。孔子品评说,假如对怙恃没有敬,只有物质扶养,这就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古代天子以孝治天下,做天下孝道的楷模,提倡全天下的孝悌风俗,捉住了仁政的基础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