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才未必关迟速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李白诗意图
谢志高/绘(中国嘉德供图)
诗才,人各不等,作诗有来得快的,挥毫落纸珠玑,也有逐步悠着的,十天半月不成。这就跟竞走一样,可以鸣枪吹哨同时起跑,少少有末了众人齐步到达的。然而,诗论工拙凹凸,应该不关迟速。慢工未必都出细活儿,快手未必都没绝活儿。
诗才,人各不等,作诗有来得快的,挥毫落纸珠玑,也有逐步悠着的,十天半月不成。这就跟竞走一样,可以鸣枪吹哨同时起跑,少少有末了众人齐步到达的。来得快的,古代有曹植的七步成诗,写过那首至今读着还让人鼻子发酸的《煮豆》诗。厥后,王勃下棋方著四子,一篇诗成;柳公权三步即得《赐衣》,都很锋利。谪仙李白呢,更是轶才不凡,只要酒入豪肠,便可一斗百篇,援笔立成。晚唐那位边幅很丑,但诗词极其温柔的“温钟馗”——温庭筠,听说可以八叉手就写出八韵小赋来,也不知倾倒过今古几多佳人。逐步悠着的,比方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鼓捣百日;张衡的《两京赋》和西晋左思的《三都赋》,都磨蹭了十年。三赋错综古今,终得卓然拔萃,久无嗣响,没白辛劳。唐代杜甫,大匠从不示人以璞,“新诗改罢自长吟”,也不怕泯灭时间,真正一字不苟。既然连诗圣杜甫都能云云悠着,就更别提那“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派墨客贾岛了。
诗论工拙凹凸,应该不关迟速。慢工未必都出细活儿,快手未必都没绝活儿。张口就出,“长江之水天上来”,走笔率成,写得欠好,白费。悠了数日,仍旧“竹里问童子”之类,更是枉费光阴。最抱负的事,固然是作诗又快又好,如同鱼与熊掌,幸得双美,昔人曰“兼美”。若不克不及兼美,舍鱼而取熊掌,宁为巧迟,毋为拙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