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抗战轶事:日军白刃战畏惧红缨枪称其为长剑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日军在白刃战时对红缨枪比拟畏惧。1939年2月的第二次永生口战斗中,叶成焕的第772团布下疑阵。在白刃战中再次大破敌军,并抓获了一名被红缨枪刺伤的日军俘虏。此民气有余悸地供称:“你们的兵器配备好,长剑锋利。” 随着主动兵器的遍及出现及战场火力的不时加强,在二战中的大多数战场,刺刀已经没有什么发言权了。但是中国战场是一个破例。这是由征战两边的装备程度、战术头脑和部队传统等决定的。 百姓党军的刺杀练习 抗战中的百姓党军政要员有不少在日本军校受过教诲,包罗蒋介石和阎锡山,但日军器重的拼刺练习并未对百姓党队伍发生什么影响。黄埔军校创建之初,就将政治教诲放在首位,造就的军官在战术素养方面好像还不如北洋系的保定军官学校,苏式刺枪术对他们的影响也极为有限。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德军事互助中,百姓党部队特殊是蒋介石的嫡系队伍受德国军事头脑的影响颇深。德国陆军在传统上更器重步兵射击的速率及火力的连续性,只有在巷战或堑壕突击战等个体环境下步兵才利用手榴弹、匕首和工兵铲等装备举行白刃战。但其时百姓党部队的火力设置、弹药供给和射击技能比德军落伍甚远,照搬德军操典而忽视白刃战练习,在厥后的抗日作战中表现出了严峻缺陷。抗战发作初期,只管宽大爱国官兵在白刃战中依附一腔热血与仇人死拼,但每每由于拼刺练习的缺乏导致伤亡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