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古代作品中常见的六种毒物:断肠草 见血封喉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本文摘自《发掘另类意见意义汗青:刘继兴读史》,,刘继兴著,,崇文书局出书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与文人条记中,有六种毒物常被提及,它们是断肠草、鸩酒、鹤顶红(砒霜)、夹竹桃、见血封喉、曼陀罗。 断肠草 断肠草别名钩吻,还称胡蔓藤、大茶药、山砒霜、烂肠草等。它满身有毒,尤其根、叶毒性最大。断肠草是藤本植物。其重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样平常的解毒要领是洗胃,服炭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断肠草重要漫衍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它喜好生长在向阳的地方。 断肠草能杀人于无形,据文献纪录,当年“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神农氏,末了就是尝了断肠草断送了本身的性命的。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有纪录:“断肠草,人误食其叶者死。”在古代,人们每每把服用以后能对人体发生胃肠道猛烈毒副反响的草药都叫做断肠草。 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