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摇晃中共和 临终为何悔叹“他害我”?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
1915年12月袁世凯颁布发表称帝,图为称帝前在天坛祭奠。(以上图片泉源:中国军网)
袁世凯誓词
“民国建立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本领,发扬共和之精力,涤荡独裁之瑕秽,谨守宪法,依百姓之愿望,达国度于平安完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此志愿,率履勿渝。俟调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辞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
共和照旧帝制,始终是摆在袁世凯眼前的两条路。他以共和梦始,以帝制梦终,这不但是一小我私家的喜剧,更是一个国度的喜剧。
1912年2月12日,外有革命党施压,内有袁世凯逼宫。隆裕太后和清帝颁诏退位。
退位诏乃是立宪派首脑张謇所拟,此中说到:“今天下人民气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民气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表面局势,内审舆情,特率天子将统治权公诸天下,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袁世凯审视过诏书,又在末段增了一句:“即由袁世凯以全权构造暂时共和当局,与民军协商同一方法。”
连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嘎然而止,中国进入共和期间。
■
誓词
在清帝退位后第二天,袁世凯即通电南京暂时当局同意共和:“共和为最良国体,天下之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疆之幸福。大清天子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颁布发表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今后积极举行,务令到达圆满职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2月14日,孙中山正式辞掉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职务,并保举袁世凯;2月15日,南京参议院全票选袁世凯为暂时大总统。至此,清廷和南边的革命党人都把政权交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兴高采烈,2月16日下战书,他把水师大将蔡廷斡叫至官邸,让蔡为他剪辫子。(芮恩施《一个美外洋交官使华记》)
然而在仅仅两天前,蔡廷斡还在埋怨袁世凯太“顽固”,他对《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说:“袁世凯讨厌至极,他连辫子都不愿剪掉。”(莫里循《清末民初政情黑幕》)。
比及袁世凯的辫子一掉,蔡廷斡就把这个“独家消息”报告了莫里循。袁世凯的副官唐在礼眼见了整个剪辫历程,他不雅察到:“在剪的时间,袁本身不时哈哈大笑,发言中显出异乎平常的兴奋。”(唐在礼《辛亥前后我所亲历的大事》)这种极其开心的表示,在袁世凯的一生中都非常少见。
3月10日下战书3时,袁世凯正式就任中华民国暂时大总统,仪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举行,袁世凯宣誓效忠民国:“民国建立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本领,发扬共和之精力,涤荡独裁之瑕秽!谨守宪法,依百姓之愿望,蕲达国度于平安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勿渝!俟调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谨掬诚悃,誓告同胞。”
蔡元培代表南京参议院担当袁世凯的誓词并代孙中山致祝词。袁世凯谦善作答:“世凯衰朽,不克不及胜总统之任,猥承孙大总统保举,五大族推戴,重以参议院公举,固辞不获,勉承斯乏。愿竭心力,为五大民族造幸福,使中华民国成强盛之国度。”
早在革命党人与清廷相持不下时,黄兴就以南边民军司令的名义致电袁世凯,把袁比较为中国的华盛顿。现在帝制既倒,共和初建,时人对袁世凯更是倍加推许。1912年5月,有记者问孙中山:“老师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小我私家之意乎?抑以为云云调换更有益于国度乎?”得到的回复是:“两者皆是。因袁君鞭策共和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