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烧前的翻译插曲:清廷满城找人译夷文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1860年8月,英国专使额尔金和法国专使葛罗带领英法联军2.5万人并173艘兵舰大肆侵华。联军从北塘登岸,8月24日霸占天津,京师流派洞开,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自愿率军退守通州张家湾-八里桥一线。面临这一危局,咸丰天子派怡亲王载垣等前去张家湾与联军媾和。正是在此,一个英军翻译身世的会商代表引发了一场庞大危急。
是翻译照旧主谋?
这个翻译名叫巴夏礼,是其中国通,在第一次鸦片战役期间,就担当英国驻华公使濮鼎查的随员,今后在厦门、上海、福州英国领事馆里当翻译。早在第二次鸦片战役的导火索“亚罗号变乱”产生时,巴夏礼就尽力宣扬对华用兵。1856年,英法联军霸占广州,巴夏礼还一度担当署理广州领事,在广州风景一时。
对付清当局而言,巴夏礼早就污名昭著,在他担当署理领事期间,清廷就将其以紧张人物看待,两广总督黄宗汉在给咸丰天子的奏折中称,“不去巴夷,粤难未已”,而且公然悬赏捉拿巴夏礼,“活捉巴夏礼者,(赏)数万,杀毙者,数万”。比及英法再次北上,巴夏礼又不时出如今谈判场所,表示高傲,言辞狂悖,使得咸丰和火线会商大臣认定,巴夏礼就是英法联军的“谋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