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结金兰到反目成仇:蒋介石冯玉祥之分合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蒋介石、冯玉祥。
作者:严友良
现有的资料表现,蒋介石与冯玉祥之间最早的接洽始于1926年6月3日,其时广东百姓当局主席谭延闿和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电邀人在苏联的冯玉祥赴广东共筹“北伐”大计。厥后更于1928年2月18日,“交换兰谱,结为异姓兄弟”
。自此不停到1948年9月1日,冯玉祥在黑海敖德萨港四周因苏联“胜利号”汽船起火去世,两人来往一共二十年又六个多月。
正如台湾“中研院”陶英惠在《蒋介石冯玉祥来往实录:蒋冯书简新篇》中所言:“在这二十多年中,他们两人、时而兵戎相见,时而握手言和,重复比力,可以说恩仇不停不时,末了终于分道扬镳,彻底决裂。”
众所周知,蒋介石和冯玉祥,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是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是民国时期摆布政局之人,别离代表了中心(黄埔)、百姓(西北)两个军系的首脑。他们同别的两大派系阎锡山(晋军)、李宗仁(桂系)一起,各自手握重兵,雄踞一方。
蒋冯两人之分合,影响民国政局至深。正是云云,有关两人公私来往函电,颇具史料代价。然而,假如不加以具体的注解,着实难以阐明他们二人之间来往的本相。所幸任职于“中心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辑注者陶英惠传授,终于为这批函电整理出一条清楚可辨的脉络。同一封电函内容,陶英惠会比较相干册本资料,力图找出电函所指毕竟为何,以及电函内容发生的来龙去脉和各方的真实意图,让读者在阅读时,对蒋冯两人的汗青脚色有更进一步的熟悉;并对研究中国当代史者,提供一份难过的资料。
正是通过陶英惠对1926-1948年间蒋冯书简的搜集、整理和解释,不难发明:蒋冯两人从北伐战役时期南北呼应相知恨晚、惺惺相惜而义结金兰;到中原大战期间为了差别长处而彼此倾轧,乃至是不共戴天的兵戈相向;进而到抗日战役时期,再度携手,真心实意;终极却在国共内战时期因政见差别而彻底决裂。正所谓,蒋冯之间庞大干系,堪称中国当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北伐时期:蒋“捧”冯到郑州缔盟
1927年之时,蒋介石和冯玉祥头上都顶着“总司令”的头衔,这是早期蒋冯电文多以蒋总司令、百姓联军冯总司令开头的缘故原由。
差别之处在于,蒋介石其时任百姓革命军总司令,而冯玉祥是百姓联军的总司令。
蒋介石的崛起同黄埔军校分不开。孙中山为创建革命武力,于1924年6月建立黄埔军官学校,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同年10月,军校门生安定广州商团变乱,蒋介石的黄埔系开始崭露锋芒。1925年2月,蒋介石率军校辅导团以及粤军第一次东征,连战皆捷;6月,蒋介石又讨平了杨希闵、刘震寰的兵变,牢固了广东这块革命按照地的同时,也为本身厥后出任百姓革命军总司令打下了坚固的底子。
冯玉祥成为百姓联军的总司令颇有一番曲折。
冯玉祥本名冯基善,字焕章。1882年出生于河北保定,十一岁因家景清贫失学,只得住在父亲的营盘里自修作业,其父盼望替他补上兵额,领得一些“恩饷”以补贴家庭用度。其时他父亲地点的清朝保练军是闻名的“父子兵”,一样平常人是很难补得上的。厥后营中终于有了一个缺额,管带苗某就说:“这回该叫冯大爷的儿子补上去。”主管职员问:“叫什么名字?”苗管带一时想不起来,又怕延长这一时机,就顺手写了“冯玉祥”三字。今后,这个名字就正式利用起来。
从军之后,冯玉祥历任哨长、队官、管带、协统、师长,不停做到陕西督军、河南督军、陆军校阅使等,以治兵严肃著名。1924年9月,北洋军阀第二次直奉战役发作,冯玉祥以直系部将,率所部自古北口班师回京,与老同盟会员胡景翼、孙岳两军会集,号百姓一、二、三军,乘隙背叛,反吴佩孚发动都城革命。今后,百姓军成为新兴崛起的独立军系。1925年1月,冯玉祥专任西北边防督办,将百姓一军各部统辖于西北边防督办署,改称为西北陆军。
1926年初,由于曹锟、吴佩孚的直系团结张作霖的奉系在华北夹击冯玉祥的百姓军,广东的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指出,“百姓军退出京津,尚未被完全清除前,英、日两国比协定以奉军对西北之百姓军,以吴佩孚对南边之广东革命军,故应联结百姓军,使其退守西北,保存固有之权势;并于三个月内发兵北伐,在吴权势尚未富足之际,一举霸占武汉。”
正是云云,1926年6月3日,蒋介石电邀冯玉祥来粤共筹大计。6月11日,人在苏联莫斯科的冯玉祥复电:“我救国部队非会师武汉,不克不及达救国之目标。”并电文派李鸣钟、刘骥全权赴粤会商。依照陶英惠传授的明白,蒋介石与冯玉祥互通函电,“大概自此始”。
厥后,7月9日,广东百姓当局誓师北伐。这年的9月16日,冯玉祥自苏联归抵五原,17日就任百姓联军总司令。现实上,百姓当局誓师北伐之时,百姓军正在与直奉联军酣战。誓师之后的冯玉祥,摒挡残局,重整旗鼓,正式参加百姓革命行列,安定甘陕,出潼关而鏖战中原。
这一时期,蒋介石对冯玉祥可谓“赞誉有加”,其在1926年12月6日的电文中就写道:比闻督师出陕,节麾载道,风威所播,遐迩钦崇。吾兄救国之赤诚,搏斗之激情亲切,西北推为柱石,同寅视为导师。
1927年,中国的政治局面已经产生了庞大变革,百姓党破裂成武汉和南京两派—宁汉分流,再加上占据南方的张作霖,出现了3个政权坚持的局面。统辖豫陕甘三省,控制着陇海、京汉铁路交织口的百姓党员冯玉祥,一下子成为南京蒋介石和武汉汪精卫都尽力夺取的工具。
对付两边的拉拢,冯玉祥接纳了两面伎俩,一边派刘骥为驻武汉代表,一边派熊斌为驻南京代表。当宁汉两方都委任他为第二团体军总司令时,他均不就职,仍以百姓军联军总司令自居。
蒋介石终极用“济困解危”感动了冯的心。坐拥重兵的冯玉祥也有懊恼—西北贫苦,40万雄师的军需供给始终是个困难。在宁汉之间,冯玉祥选择支持蒋介石,固然婉拒后者要他“向武汉进兵”的发起,但在“清党”和团结北伐上都决定和蒋缔盟。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于1927年8月13日自愿下野,南京群龙无首,冯玉祥为张宗昌奉鲁联军进犯所苦。于是,他于1927年8月14日、9月25日、12月1日再三号令迎蒋复职,并约阎锡山一起于12月11日拥蒋出山,还派出部下张之江等东渡日本迎蒋返国,电文说“介公一身紧系党国安危,无论怎样艰苦,无论怎样谤毁,必需积极完成革命事情。”
1928年1月9日,蒋介石通电冯玉祥、阎锡山等继承利用百姓革命军总司令职权。同时,冯玉祥大北张宗昌,蒋介石再次特地从南京到河南与冯相会。在郑州,两人互换兰谱,作了盟兄弟。蒋送冯的帖子上写着“安危共仗,甘苦同尝,天长地久,存亡不渝”;冯回赠“缔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
今后,蒋给冯来电必称“冯总司令焕兄”,冯去电必称“蒋总司令介石我弟”,煞是密切。
特殊是1928年4月6日的一封蒋介石报答冯玉祥赠马的电文尤见两人干系之密切。其文如下:冯总司令焕兄同道勋鉴:章密。赐电敬悉。承赐马匹,无任欣感。云云间派员往运,来往费时,候用甚急,务请兄派员送来为荷。弟中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