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太湖边沿低凹地区的苏州古城为何700年无洪灾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我国古代,不停洪患不时。而苏州古城地处太湖边沿的低凹地区,上承大水过境,下受热潮倒灌,有江海之害,早在战国期间便是天下最差之地,被列为下劣等。但就是这座古城,却自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至清末(1223-1911),近700年无水潦之灾。这是什么缘故原由呢? 壹 伍子胥选址科学 吴国到了阖闾时,国力已相称强大。同心专心想称雄的阖闾感触诸樊建的吴子城(苏州内城)范围很小,四周不外五里,难展宏图,便委派伍子胥兴建新的都城。伍子胥在动工之初,专程相土尝水,做了不少水文地质勘探事情。苏州古城外的湘城,相传伍子胥到这里相土尝水后,因其阵势低洼、土质疏松,恐未来会陷落积水成湖,便决定在原地扩大范围,举行计划计划和施工。 本日看来,苏州古城作为吴都城城,虽选在五湖三江的交汇处,北近长江,西依太湖,溯三江而上,却是湖水海潮不易侵袭之地——既扼太湖卑鄙河流的咽喉,又位于低丘山岭至平原的过渡地带的高处,比四周阵势略高,如许可避开太湖大水的直接打击,又得水利交通之便。能将都会和湖河水系联合得云云之好,这在我国都会建立史上,也黑白常突出的。 贰 苏州七堰挡水护城 堰是挡水并能溢流的修建物,用以分泄河流中多余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