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医林漫画―中药的“有毒”与“无毒”分析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人们对西药的毒副作用印象比拟深刻,但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却每每缺乏熟悉,那么中药到底有没有毒副作用?我们的先人在恒久实践的底子上,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很早就有了一个清楚的观点。成书于约2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品,书中说:“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不伤人。”“中药120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成久服。”就是说,上品药多数属于营养滋补强健的药品,无毒可久服,如人参、大枣
、甘草、枸杞子等。中品药在种种差别的应用环境下偶然有毒偶然无毒,要遄们樾问褂茫约膊∧芷鸬揭种谱饔茫⒛懿剐槿酰缁栖巍俸稀⑸巢巍⒒屏⑽逦蹲印⒙榛频取O缕芬┯卸荆┬郧苛遥梢猿绕苹郏绱箨⑽呋ā⒏仕臁⑽谕贰⒏阶印⒗嵌镜取?/P>
一样平常以为中药中属于药食兼用者,如山楂、黑芝麻、大枣、赤小豆、……等等是没有什么毒性的,可以常服。我国卫生部宣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应作为依据。固然,按中医理论纵然是食品也有四气五味之别,也应“辩证施食”,不然也会发生负面影响。其他相称大一局部中药可以为都有差别水平的毒副作用,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宜本身滥用中药;药膳属于食品加药,原则上亦应按中药看待,除所加系药食兼用者外,别的亦应按医嘱服用。也可思量划出一局部作为非处方药膳可自行服用,但纵然是自行服用的药膳也应对该药膳的利用知识(如该药膳的性味是什么,得当哪种病症,得当哪种体质的人服用,得当在什么季候服用等)有必然的相识才干发挥药膳的作用,防止它的负面影响。
剂量过大引起中毒
治病必要药物有必然的有用剂量,剂量过小达不到治病的目标;但如剂量过大就轻易发生副作用或毒性。比方,瓜蒂内服煎汤用量应为2.4-4.5克,一位患精力破裂症的15岁女孩,却服用令瓜蒂30克的验方,服后不久,吐逆、排挤大量血性大便,自诉难熬,辗转不安;其怙恃以为是服药后的必定征象,越日晨仍叫她用同一验方空腹再服一次,遂引起大量吐逆,排挤大量烂肉血性大便,腹痛难忍、抽搐、急躁,进而神态不清,入院救济缺乏4小时殒命。有的人恨病吃药,求愈心切,以为剂量越大,病就能越快地病愈,以至造成凄惨的结果。比方或人因劳动后臂酸不适,本非大病,向邻人索取含川乌的风湿止痛灵8粒,服后见轻,两天后又索取20粒,一次服下,2小时后中毒身亡。
用药时间过长引起中毒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医家王水就指出,既是无毒之药,久服也会引起脏腑功效失调,不成不引起人们的鉴戒。对付有毒的中药,只管服用剂量很小,如恒久服用同样可引起中毒。比方,青海本地人曾风俗以狼毒、信石等做曲酿青稞酒,有人饮数年后致五宫歪斜,手足徐动,半身不遂。
某些有毒性的中药,颠末炮制后淘汰了毒性,但不都是完全无毒了
比方有10例陈诉服用糯米烘烤7次(炮制后)的斑蝥产生中毒的案例,可见药物经炮制的减毒或平安是有必然的限度的。
精确看待古文献中有关药物毒性的纪录
古文献关于药物毒性的学说是中医药学的宝库,为后代研究药物的毒性提供了紧张的信息。但由于汗青条件所限,古代不雅察某种药物以为“无毒”,颠末当代接纳科学本领深入过细的不雅察以为“有毒”的环境履见不鲜。前面提到了人参的例子,现再以甘草为例。甘草在《本经》中列为“上品”,属于“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一类药。而当代海内外有关甘草毒副作用的陈诉阐明甘草如恒久服用,纵然在限量以内,也会对人体发生不良影响。甘草中毒严峻者可产生肌肉弛缓麻痹、痉挛、抽搐、低血钾、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脏停搏等症状。偶然在本草上的纪录也有错误的环境,比方《本草纲目》纪录马钱子无毒,后代许多本草以致《中国药典》都作了订正,假如再以《本草纲目》作按照,显然是错误的。以是看到古文纪录某种药物“无毒”久服延年就容易去服用,甚或超量恒久服用都是不当当的。固然,为了科学实行的目标而利用,自当别论。别的,像《本草纲目》如许的光辉大
作,
不克不及由于存在一点暇疵而否认它的灿烂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