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气功要籍导读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中国古代气功汗青久长,流派多,内容富厚。自先秦到清代,有气功文献数千种。以下对一些重要的气功古籍,按年代举行整理,并对重要内容举行先容,盼望能对气功喜好者有所帮忙。先秦周易简称《易》,分经与传两局部。传说由伏羲、周文王、孔子演络配合完成此书。它原是占筮之书,但它的富厚哲学内在使它成为儒家群书之首。书中以为阴阳二气彼此作用,是发生万物的基础,与气功内炼要求到达“阴平阳秘,精力乃治”的目标相通。书中论述了气功意念入静的原理。后代气功家尤其是内丹家,非常器重该书。东汉_魏伯阳等人依据《周易》原理,联合黄帝、老子的学说,以及炼丹的履历,着成“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以及北宋_张伯瑞着的《悟真篇》均用卦象来阐明内炼历程。后代内丹养炼的书,在理论上很少有脱离易象来形貌的。可以说《周易》的哲学头脑是炼养内丹的原头。老子道家经典著作。分为八十一章。别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为周_李耳着。书中提出以“道”为焦点的哲学体系,主张寂静无为、贵柔、守雌、返朴归真、天真烂漫,含有质朴的辩证法头脑。以养生的原理表明治国,以治国的原理引导养生,融汇了古代气功学说的英华,被后人尊为气功经典。北宋_张伯瑞在《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愈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穷数,尽今后处达真诠。”《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载形魄抱一,能无离乎”等。这些叙述已成为气功实践的引导头脑。只管后代功法变化多端,但根本要点乃与《老子》雷同。庄子道家经典著作。为周_庄周撰。又称《南华真经》,全书三十三篇,多以寓言论述哲理,此中也有不少关于气功的叙述。如“踵息”、“心斋”、“坐忘”、“缘督以为经”、“吹喣呼吸,吐故纳新”等等,对后代影响较大。列子道家经典著作。为周_列御寇撰。又称《冲虚至德真经》,全书八篇。以“至虚”、“终天”的头脑家为本,其宗旨与《老子》、《庄子》雷同。书中许多论述与气功养生有关,为后代气功器重。管子为周_管仲撰。实系稷放学派论着的大汇编,全书七十六篇,内容繁芜,此中《心术》、《内业》等篇与气功有关。书中的精气学说,对气功养生有必然影响。黄帝内经中医经典著作。为黄帝撰。全书分《灵枢》与《素问》两大局部,各八十一篇。以问答情势论述中国医学的根本理论。其学术头脑,根本上是质朴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头脑。对付生运气动以及人与天然的干系、疾病的成因等都有精炼的叙述,其摄生学说与气功养生的干系更为密切。《素问》中的《上古灵活论》,《四气调神大论》以及《灵枢》中的《本神》等篇,提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力内守,病安从来”,任为“提挈天地,掌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为中国医学和睦功理论的生长奠基了底子。阴符经玄门经典著作。传为黄帝撰。全称为《黄帝阴符经》一篇。该书自唐代李筌公然流传以来,就受到玄门学者的器重,各以心得注解,今存四十余种注本。书中某些叙述对气功养生有引导意义。行气玉佩铭气功养生名篇。为战国传世实物上的铭文,共四十四字。全文形貌了炼气功时,内气运行的全历程,相称体系完备。汉养生方气功养生著作。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全书分四篇,即《十问》、《合阴阳方》、《杂禁方》《天下至道谈》。内容以养生、服食、吐纳、房中为主,而尤以“房中”为具体,是研究气功养生的难得资料。却谷食气篇气功佩服辟谷名篇。马王堆西汉古幕出土。全篇四百字。专门研究解绍佩服辟谷,要领详细,并任为加服药饵,有相辅相成作用。淮南子西汉道家头脑代表作。为西汉_刘安等人撰。别名《淮南鸿烈》,二十一篇。此书是对西汉前期道家头脑的总结。在养生方面,生长了道家寂静无为的学说,可供气功研究之用。周易参同契炼丹经典著作。东汉_魏伯阳等撰。全书三篇,附《鼎器歌》一首。该书汇通“易”学理论、“黄”、“老”学说与炼丹履历,创建了一个完备的炼丹体系。后代炼丹者无一能出其范畴,故称“万古丹经王”,是公认的气功内丹术的经典著作。书中叙述了炼丹的三大要素:鼎炉、药物、火侯。以乾卦与坤卦代表鼎炉,以坎卦与离卦代表药物,以屯卦与蒙卦等六十卦代表火侯,药物则杂用好坏、金水、龙虎、灵魂等隐名,火侯又参用纳甲之法,真谓“词韵皆古,奥雅难通”。该书有四十多个注本,传播较广的有五代_彭晓的《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宋_朱熹的《周易参同契考异》、元_陈至虚的《周易参同契分章注》、清_董德宁的《周易参同契公理》等。此中以董氏注文平实易懂,是入门者的精良读本。平静经玄门早期经典著作。原书一百七十卷,今存五十七卷。东汉_于吉等着。该书论述了精、气、神三者合一的永生不死的神仙头脑,以及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治国要领。此经内容繁芜,无所不包,对后代气功的生长有必然影响。大安般守意经禅不雅经典著作。两卷。东汉_安世高译。为最早传入中国的释教修习禅不雅文籍之一。重要内容为叙述数息、相随、止、不雅还、净等六事,以及与三十七道品之干系。书中非常器重数息法,提出了“四相”之说,对后代有深远影响。晋黄庭经玄门气功经典著作。书分三种:《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中景经》,各一卷。《内景经》成书于西晋太康年间,《外景经》成书于东晋年间,《中景经》约成书于南北朝间,是在“内”、“外”两经的底子上综合加工而成。《黄庭经》提出的“三黄庭”、“三丹田”之说,渊源于《平静经》的“三元合一”论。黄庭即上丹田,于身指脑,为百神之主宰;中黄庭即中丹田,于身指心,为脏腑之基础;下黄庭即下丹田,于身指脐下关元穴,为阴阳之流派、精气之命根子。只要如法存想黄庭,养炼丹田,就能固精全气,永生久世。详细做法三经各有差别。抱朴子内篇玄门仙学经典著作。二十卷。东晋_葛洪撰。次书包罗玄门理论、神仙方药、鬼魅变革、养生延年等内容,为玄门仙学集成之作。书中论述了永生不老学说,提供了先秦以来各种内炼养生要领。此中有关气功的内容,会合地反应在《对俗》、《至理》、《释滞》、《杂应》、《地真》等篇章中。明代的刊本《抱朴子内篇》,末附《别旨》一卷,专述吐故导引,为气功专篇,极有参考代价。分页标题#e#灵剑子气功导引著作。一卷。东晋_许逊撰。书中以四序配五脏,计划了一十六个姿式,主合成一套完备的动功功法。每个姿式详述详细炼法及成果,简朴易行。许氏另撰《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卷》,为站式功法,共有八个姿式,又称八段锦。达摩多罗禅经禅不雅经典著作。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全书共一十七章,论述禅不雅的修炼。书中“便利道”重要指数息不雅和不净不雅,“胜道”重要指心识、行持上的变革,“退、进、住”别离是指习禅上的退步、进步、定止。这些内容可作研究气功的参考。南北朝上清握中诀玄门养炼著作。三卷。梁_陶弘景撰。汇玄门上清派的炼养法诀,举凡存私、内视、守一、吐纳、导引等法均有纪录,是研究玄门气功的紧张参考资料。养性延命录玄门气功养生代表作。两卷。梁_陶弘景撰。全书分六篇:教戒、食戒、杂戒忌禳害祈善、佩服疗病、导引推拿、御女损益。食戒篇先容饮食宜忌,杂戒篇先容起居言行宜忌,佩服篇先容吐纳咽津,导引篇先容动功熬炼,御女篇先容房中卫生。书中先容的五禽戏为最早的文献纪录。正一法文修真旨要玄门炼养著作。一卷。南北朝时著作。作者轶名。书中载有存思、佩服、导引等多种功法,并主张辩证施功,以治疾病。书中对诊断、病理也有叙述,对后代的医疗气功颇有开导。太上老君养生诀气功养生著作。一卷。南北朝时著作。托名华佗教授吴晋作。重要内容为五禽戏的详细炼法,六字气诀联合脏腑的叙述及其具体的炼法,统论养生的紧张性和一样平常养生的要点。此书是贵重的气功文献资料。易筋经武术气功代表作。一卷。北魏_菩提达摩撰。全书为一套完备的动功功法,由十余种姿势构成。此功效强筋壮骨,增长体力。相传为达摩授与少林寺僧的秘法。其续篇是《洗髓经》。一卷。由五言古风构成,联合禅学静功和叩齿、咽津等保健功法,成为一套奇特的动功功法。胎息经气功胎息经典著作。一卷。南北朝时佚名作。全文只有八十三字,叙述胎息的界说、要领与作用,极为简朴扼要。现存最早注本为唐朝幻真老师的《胎息经疏》,盛行颇广。古文龙虎经气功炼丹术著作。别名《金碧潜通诀》。三卷。南北朝_刘演撰。其理论渊源于《周易参同契》,对表里丹修炼均有引导作用。禅秘要法经禅不雅经典著作。三卷。姚秦_鸠摩罗什译。共列三十三种不雅想法。五门禅经要法禅不雅代表作。二卷。南北朝_昙摩密多译。分述安般、不净、慈心、不雅缘、念经等五门禅法。尤以不雅缘法叙述为祥细。隋诸病源候论中医症候学专着。别名《诸病源候总论》。五十卷。隋_巢元方等撰。本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具体叙述病因、症候的专着,对后代影响很大。书中不载治疗方药,只载气功导引要领。全书载一百五十三种疾病,接纳气功导引要领二百九十余条。今后唐代王焘编撰《外台秘要》,转录了气功导引的全部内容。清末廖平则摘出汇编,后由民国曹炳章补辑,定名为《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刊入《中国医学大成》中。内不雅经气功存思内炼著作。别名《太上老君内不雅经》。一卷。隋唐间著作,不着撰人。此经夸大内不雅澄心、恬淡虚无、精力内守,对养生长命的积极作用。定不雅经气功存思内炼著作。又称《洞玄灵宝定不雅经》。一卷。隋唐间著作,不着撰人。此经汇通道家“内不雅”、佛家“定慧”、儒家“中和”头脑,论述内不雅法修炼步调及功后效验。太清调气经气功佩服著作。一卷。隋唐间著作,不着撰人。重要内容为报告佩服的根本要领与规则,并先容了调气、固气、闭气、委气等详细炼功要领。太清导引养生经气功导引经典著作。一卷。隋唐间著作,不着撰人。此经系搜集并精选多种气功导引文献编纂而成,内容富厚,可供取资。如赤松子导引法、宁老师导引法,蛤蟆行气法等。别的,对导引的要领、补泻原则、辩证施功等内容,有较具体的解绍。摩诃止不雅天台宗止不雅经典著作。十卷。隋_智顗撰。共十章,原缺末章。此中第六章为止不雅的详细内容,第七章为天台一家的圆顿不雅行要领。本书的解释,以唐_湛然的《止不雅辅行传弘诀》最为著名。童蒙止不雅天台宗止不雅代表作。著名《修习止不雅坐禅法要》、《小止不雅》。二卷,隋_智顗撰。书分十章,即具缘、诃欲、弃盖、调和、便利行、正修、善根发、觉智魔事、治病和证果。六妙门天台宗禅不雅代表作。一卷。隋_智顗撰。六妙门是由数、随、止、不雅、还净六个禅法构成的修持体系,实用范畴广。其特色是把六妙门分作十门,各门中又摄入很多禅法,并含有奇妙的彼此变化运勤奋能,是一套玄妙的禅修秘诀。唐令媛要方中医综合性著作。全称《备急令媛要方》。三十卷。唐_孙思邈撰。作者以为“性命至重,贵于令媛,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令媛”定名。其书总结隋代从前的医学成绩,为临床实用的医学百科全书。内容包罗医论、医方、诊法、针灸、气功等。此中“养性”一章,堪称集唐从前医疗之大成,要言不烦,颇为实用。对六字气诀形貌极其具体。存神炼气铭气功养生名篇。别名《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唐_孙思邈撰。首叙要领,先须绝粒,放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静虑,用心修炼;次分五时,条列炼功时种种差别的入静要领;末列七候,是炼功后体验到的种种身心效应。寂静经玄门经典著作。全称《太上老君说常寂静妙经》。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此经本着老子“寂静无为”的宗旨,以为人能寂静,即可得道,住世长年。而得到寂静之法,唯有不雅空。了心经玄门经典著作。全称《太上老君说了心经》。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书中以为“心为神主,消息从心”,只有从澄心定神入手,修炼才干乐成。天机经玄门经典著作。别名《阴符天机经》。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此经为阐发《阴符经》而作。幻真老师服内元气诀气功佩服著作。一卷。唐代幻真老师撰。全书十五章,一至五章为一套完备的佩服法;六至十一章是六个独立的佩服功法;十二至十四章为佩服留意事项;十五章为佩服胎息诀,是几种功法的综合。本书自成体系,笔墨流通,是唐代佩服著作中的代表作。分页标题#e#永生胎元神用经玄门炼养著作。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重要论述气功养生的根本原理和实践要领。书中杂引各家学说为多。太上洞房内经气功存思内炼著作。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此经内容以存神、内视为主,其学术渊源出于《黄庭经》。经末附有平明及日入时存想五方云气之要领。胎息精微论气功胎息著作。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本书既重胎息工夫,又兼取还精补脑诸法。气法要妙至诀气功佩服著作。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书分五章。重要叙述佩服要领,主张联合导引是其特点。延陵老师集新旧佩服经气功佩服著作。一卷。唐_延陵老师撰。全书分十五章,广集隋唐从前之多种佩服、胎息要领,去伪存真,无论对理论研究或引导炼功实践,均有紧张参考代价。中山玉柜佩服经气功佩服著作。一卷。唐_碧岩老师撰。书分四章,盛赞佩服胎息为养生珍宝。其法讲求“收息缩气,摄腹咽下”,直入食脉,与其他的佩服功法有所差别。太清中黄真经气功佩服辟谷经典著作。别名《胎藏中黄经》。二卷。原题“九仙君撰,中黄真人注”,系唐代玄门学者托名。全书十八章,重要叙述人体生理病理及气功养生诸题目。注文详述佩服胎息与绝欲辟谷的要领,以及三丹田、脏腑的干系,颇有参考代价。心印经气功内丹术著作。全称《高上玉皇心印经》。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此经为四言韵文,共五十句。重要报告内丹术的根本理论,阐发精、气、神的寄义及它们之间的干系,对后代有较大影响。太上九要心印经气功内丹著作。一卷。唐_张果撰。全书九篇,分专题叙述内炼丹术中的要害文题。内丹经气功内丹术著作。又称《太上老君内丹经》。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书中推许内丹的永生久视作用,叙述内丹根本理论及成果,重道德修养。玉轴经气功养生著作。全称《上清黄庭五脏六府真人玉轴经》。一卷。此书以六字气诀泗、呵、嘘、呼吹、嘻,别离共同脏腑肺、心、肝、脾、肾、胆,以吐气为泻,吸气为补,联合五脏一腑(胆)之生理病理应用,极有实用代价。黄庭内景五藏六府补泻图气功养生著作。一卷。唐_胡惜撰。此书以《黄庭内景经》的理论为引导头脑,取《玉轴经》的六字气诀为炼功底子,再参照《令媛要方》等诸家养生文献,联合本身的实践履历,创编出一套完备的养生要领。书中以五脏六腑(胆)为纲,各系一图,下列六气法、修养法、相病法、治病法、食病法、导引法诸目,既可治病,又能防病强身,便利易行,故后代盛行甚广。神情养形论气功养生著作。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重要论述神、气、形的彼此干系,以为只有收视返听,修养精力,使神内守而不过扬,才干形体结实,永生久视。将摄保命篇气功养生著作。一卷。唐代著作,不着撰人。以为祛病之导,不但要增强气功熬炼,并且还要留意精力道德修养。天隐子气功养生著作。别名《天隐子养生书》。一卷。唐_司马承祯撰,托名天隐子。书分八章,大抵以炼形养心为宗旨。坐忘论气功养生著作。一卷。唐_司马承祯撰。作者按照《庄子_大宗师》中的“坐忘”之说,加以论述发挥,书中具体叙述坐忘放心法,以为养生之要害在于静定工夫。行文流通,影响深远。佩服精义论气功佩服代表著作。一卷。唐_司马承祯撰。全书九篇,此书于浩繁的佩服著作中较少虚妄。作者主张佩服与导引、符水、药物诸法相联合,与他家只重一发者有异。书中贯串医理最为可信。正统《道藏》洞神部要领类所收者并非完本,仅原书之第一、二篇。后七篇另作《修真精义杂论》,收在洞真部众术类。《云笈七签》中所收者为完本,并明白标有序数。五代入药镜气功内丹术经典著作。一卷。五代_崔希范撰。作者“以吾心为镜,身为之台,以神为药”,入药者是将五脏所禀五行之气入于丹田,此为《入药镜》篇名之本意。全书为三言歌诀,共八十二句。每四句报告内丹养炼中的一个紧张题目。刻画内炼历程及其感觉,效法天体运行纪律,为唐代以后道家器重内炼奠基了理论底子。钟吕传道集气功内丹术经典著作。3卷。别名《真仙传道集》或《钟吕传道记》。五代,施肩吾撰。全书以钟离权与吕岩师徒问答的情势,叙述内丹术要义共18卷论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时、五行、水火、龙虎、丹药、铅汞、抽添、河车、还丹、练形、朝元、内不雅、苦难、征验。全书以天人合一头脑为底子,阴阳五行学说为焦点,炼形炼气炼神为要领,体系完备地叙述了气功学说的英华—内丹学说.创建了钟吕派内丹体系,对后代影响甚大。西山群仙真记气功养生著作。5卷。五代_施肩吾撰。简称《西山记》。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县内)乃作者隐居之处,自序称“欲论得道而超脱者,西山十余人矣。遂从前圣后圣,奥秘参同契,而成此书。采遮各书,如《太上隐书》、《灵宝内不雅经》、《上清玄格》、《洞玄经》等,共20余种,保管不少五代迢家内丹术资料。养生辩疑诀气功养生著作。五代_施肩吾撰。作者品评众人学养生而不知根源,因而不效,却疑得道者乃“有灵骨”之故,误以为非凡人“可学而得之”的不雅点。灵宝毕法气功内丹术经典著作。3卷。五代_钟离权撰。作者称于终南山石壁间得《灵宝经》30卷:上部金浩书,元始所著,中部玉书录元皇所述,下部真源义,太上所传。共数千言。经朝暮研习,“乃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本天地起落之宜;气中生水,水中气愤,亦心肾交合之理”。于是摄其大要撰成此书。书中分三乘十门。小乘安泰延年法四门:匹配阴阳第一,离合水火第二,交媾龙虎第三,烧炼丹药第四;中乘永生不死法三门:肋后飞金晶第五,玉液还丹第六,金液还丹第七;大乘超凡入圣法三门:朝元炼气第八,内不雅互换第九,超脱分形第十。每门中列“金诰”、“玉书”、“真源”之有关叙述外,再依次分“比方、“真诀”、“道要”等内容。本书属清净派著作,“以八卦运十二时而其要在艮位;以三田相互重复,而其要在泥丸(《道藏英华录提要》)为其特色。破迷正道歌气功养生著作。1卷。五代_钟离权撰。全书为五言古风1篇。凡244句,1708字。排挤种种养生要领,而独尊内丹术。分页标题#e#纯阳真人浑成集玄门炼养著作。2卷。五代_吕岩撰。前有条阳清真道人何志渊序。称“于藏室中得其诗章二百有余,厘为二卷,名之曰《浑成集》,以其浑然天成,非报酬所能及也。所收诗与《吕祖志》大多互见,亦有《吕祖志》中未见者。陈老师内丹诀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五代_陈朴撰。别名《九转金丹法门》本书世传有两种本子:一本收在《道藏_太玄部》,名《陈老师内丹诀》;一本收在《道藏_洞真部》中《修真十书》卷十七,名《九转金丹法门》。前者系分句作解,后者则每首诗词后合解。文句略有收支而各有所长,可相互参证。本书为叙述九转金丹修炼要领的紧张著作。九转者: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三转养阳,四转养阴,五转换骨,六转换肉,七转换五脏六腑,八转育火,九转飞升。宋云笈七签玄门练养类书。122卷。宋_张君房编。北宋大中祥将五年(1012),张君房衔命校正秘阁道书,至天禧三年(1019)编成《大宋天宫宝藏》4565卷,再摄其精要,总万余条,辑本钱书。称《云笈七签》者,“云笈”是收藏道书的书箱,“七签”是指道书总有七大部: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平静、太清、正一)。1—28卷,总论经教宗旨及仙真位籍之事,此中涉及气功内容的,有《黄庭经》、《中黄真经》、《老君寂静心经》、《洞玄灵宝定不雅经》等经注。29—86卷,分列道家服食练气、内丹外丹、方药符图、守庚申、尸解诸术,此中32——36卷与56——62卷所先容的种种佩服、胎息等法,皆为紧张气功内容。87——122卷,则为玄门笔墨及诗歌、传记之属,此中如《七部语录》、《七部名数要记》,均为叙述养生要旨之佳作。与气功有密切干系。此书固然摘录原文,不加论说,但去芜存精.分类编排,条理清晰。书中还保管了局部佚失道书的篇章,涉及气功的如《墨子闭气行气法》、《昙鸾法师佩服法》等,均有研究参考代价。洞元子内丹诀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宋_洞元子撰。凡21篇,叙述玄元、坎宫、离宫、既济、未济、干宫、坤宫、兑艮二宫、变象、水火、焚魔、交媾、元火、洗浴、母子、抱元守一,道数、神光、总要、广玄等内容。除变象、总要、广玄三篇外,每论叙述后以歌诀情势再作归纳综合,除毋子篇为五言诗外,别的均为七言诗。本书主以易理、易象讲授内丹修练之术,为其特色。内丹还元诀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题撰人。全篇约850字,扼要表明内丹术语如五行(肝、肺、心、肾、脾)、四象(金翁、姹女、婴儿、黄婆)、七宝(津、水、唾、血、神、气、精)及九仙真气(口鼻谷道气之收支及嘘、呵、四、吹、呼、嘻、喜、怒)。内丹法门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题编者。系集《内丹赋》、《阴丹诗》、《海蟾子还丹赋》、《至真歌》、《中颊老师增马处士歌》、《青城山后岩栖谷子灵泉井歌》、《金虎白龙诗》(张果述,21首)成一辑,诗赋文辞富丽,有数篇属阴阳派著作。太清真人绝命诀气功养生著作。1卷。宋_太清真人撰。其法以存思为主,第一先存五兽,第二历藏,第三守地,第四守人,第五守天。兼以咽津佩服,俾得益寿延年。保生要录气功养生著作。1卷。宋_蒲虔贯撰。全书分养神情门、调肢体门、论衣服门、论饮食门、他居处门、论药食门。叙述夷易简明,切于实用。紫清指玄集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宋_白玉蟾撰。内容有玄关显秘论、修辨惑论、性命日月论、谷神不死论、阴阳起落论、金液还丹赋、学道自勉文、东楼小参文、冬至小参文、丹语法语、题张紫阳薛紫贤二真人像、谢陈仙师寄书词、鹤林问道篇,以及必竟凭地歌、快活歌等,共40余篇。作者醒目内丹术,善属文辞,且喜交游。金丹直指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_周无所住撰。前有自序,作于淳偌庚戌(1250)年。书前胪列玄关一窍颂、真土颂、阳晶颂、玄化颂、龙虎颂、铅汞颂、真炉鼎颂、真药物颂、斤两颂、抽添颂、火候颂、法度颂、口诀颂、沫浴颂、光阴颂、温养颂,共16颂。颂中内丹术语,概从性功表明,或问中亦宜指:“金丹喻天性长存,是名金刚不坏,……性即命,命即性”。诸真论还丹诀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着撰人。杂录前人内丹歌诀。内容有玉壶颂10首、青霞子赞《金碧龙虎经》、赞魏伯阳《参同契》、容成公内丹歌诀、曹圣图铅汞歌,以及论真鼎、明水火、明火候、明至药等口诀,共18首。此中曹圣图铅汞歌为五言古风,别的均为七言,或绝句,或律、成为俚歌。所收有属双修派内容。了明篇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_宋老师撰,毛日新编。首为遇真歌,自述遏钟离权授口诀得真道之情;继为解迷歌,报告内炼要旨;未为和朗然子诗30首及其他词22首。均系论道谈玄,成言内丹炼养心得之作。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题撰人。全书以图诀相配情势报告内丹炼养要领,此中多涉五脏气化,为其特色。详细内容为匹配阴阳胎息诀图,真龙虎交媾内丹诀图,周天火候诀图,肘后飞金晶诀图,还丹诀图,炼形秘图,三国既济诀图,炼气成神朝元诀图,内不雅起火仙丹互换召,弃壳升神仙圣超凡诀图。龙虎手鉴图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宋代著作,不题撰人。其图从《周易参同契》立论,以天地阴阳合化、乾坤流派、坎离匡郭、囊合消息等说来论述龙虎内丹之修炼。次列龙虎、仙丹、还丹、文武、神运、黄芽、白汞、金虎、玄曜、真旨、流殊、住世、成真、出世、河车等15个条目,分述内丹修炼的规则。道枢玄门炼养类书。42卷。宋_曾糙撰。书名源于《庄子_齐物论》中“彼是莫得偶,谓之道枢”,含道术真要之意。全书共108篇,广辑南宋从前玄门有关文献资料而成,是研究玄门史,玄门的头脑与方术,以及气功内丹术的紧张参考册本。此中各章。有讨论《阴符经》、《黄庭经》、《悟真篇》等典藉要旨而名阴符、黄庭、内景、外景、悟莫者,有阐释道家理论而名太极、元气、虚白、火侯、归根者,有先容道家修炼要领而名胎息、调气、运火、大还金丹者。各篇中除引用闻名玄门学者之叙述外,如至朴子、朝元子、纯粹子、嵩岳真人等唐宋期间隐住民间之玄门学者,其遗文亦为网罗收入。篇中常有曾氏自己叙述,反应了他阻挡双修而主清修的不雅点。太极图说分页标题#e#儒家哲学经典著作。1卷。宋_周敦颐撰。作者绘有太极图,并撰笔墨解释,其所列最高哲学领域是无极,以下依次为太极、阴阳、五行、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之中,惟人最灵,而为人之最高地步,就是贤人提倡的“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此以后,宋明理学家都重主静之说,且喜静坐。据清_黄宗炎考据,周氏太极图系由北宋初闻名道家学者陈传之无极图演化而来。无极图本为说明内丹术而设,由“玄牝门”、“炼精化气”逐层而上,至顶层为“炼神还虚,复归无极”。周氏则将无极图自下而上之递进干系颠倒,作自上而下之衍化,并更换有关名称,将道家气功头脑引进儒家哲学畴。调息箴气功养生名篇。宋_朱熹撰。所调“调息”,即调解呼吸以养生之意。此箴取佛道两家气功之内容。如“鼻端有白,我其不雅之”,在佛典《楞严经》卷五载孙陀罗难陀“不雅鼻端白,我初谛不雅……”;面“守一处和,千二百岁”,乃源自《庄子_在宥》篇。元气论气功养生名篇。宋_张澡撰。文中以为天然界统统均由元气化生,亦讲到人生命,“禀天地之元气为神为形,受元一气为液为精”。主张返老还童,需七返九还,而其七返九还说则与他说差别:“液化为精,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复化为液,液复化精,精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神”。特殊推重佩服法,以为“夫永生之术,莫过乎服元气,胎息内固灵液,金丹之上药”。书中对佩服法有具体先容。该论见存于《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圣济总录中医类书。200卷。宋徽宗主编,系政和年间诏命医官编纂,历时7年(1111——1117年)而成。该书遍及网络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并摘录道家修炼要领,以供选用。属于道家气功修炼的内容有神仙导引、神仙佩服、神仙炼丹等篇章。修真十书气功内丹术丛书。旧题宋_石泰辑,不确。收书12种,共60卷。计有《杂着指玄篇》8卷,元_萧廷芝《金丹大成集》5卷,唐_施肩吾《钟吕传道集》3卷,《杂着捷径》9卷,宋_张伯端《悟真篇》5卷,《玉隆集》6卷、《上清集》8卷、《武夷集》8卷(以上三集为宋_白玉蟾撰),元_王志谨《盘山语录》1卷,唐_胡惜《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1卷,《黄庭外景玉经注》3卷(以上二书为唐_梁丘子撰)。金元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金_王哲撰。此书是王氏答其第子马钰所提的30多个题目,重要论述内丹术语、内炼口诀中所含的内丹理论头脑。包罗祖宗、性命、根蒂、龙虎、铅汞、刀圭、金公、黄婆、婴儿、姹女、龙蛇、心猿、意马、宾主、觉照、太上、三宝、九星、五刚、三才、抽添火候、金丹、七返、三命、九窍等。共内炼头脑重要表现在:一少言语养内气,二戒心性养精气,三薄滋味养血气,四戒嗔怒养肺气,五养饮食养胃气,六少思虑养肝气,七寡嗜欲养心气。以为“凡人出家,绝名弃利,忘情去欲,则心虚。心虚则气住,气住则神清,神清则德合道生矣”。突出明心见性的头脑。重阳真人金关五锁诀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金_王直公撰。内容涉及较广,重要以问答方法讲授全真道的内丹理论和修炼要领。书中将玄门秘传内炼法分为三乘,来论述修炼的根本历程。炼者先从小乘入手,尔后入中乘、大乘。并纪录了九转还丹法、黄芽穿膝法、射九重铁鼓法、太子游四门法、金鞭轮法、陈希夷大睡法、神仙垂纶法、金关玉锁法、七返还丹法、肘后飞金晶法、搬精补脑法、三车搬运法、抽添加减法、灌想法、黄婆匹配法等治病与修炼的小、乘功法。这些法诀多为北七真所继续发挥,成为全真道内丹法的底子。丹阳真人直言玄门炼养著作。1卷。金_马钰撰。本书是作者在龙门山重阳会土报告的内炼丹法理论与功诀的记载。作者以为修道贵在无为寂静,不克不及急于求成。指出“长要心定,行住坐卧,皆是行道。诸公休起心动念,疾搜性命;但能澄心遣欲,便是仙”。并指出性命、龙虎、铅汞、水火、婴姥、阴阳等满是神情二字的演变,不成执着。但欲成内丹,还以清净为本,“欲要养气全神.须常屏尽万缘,表里清净,绵绵恪守动。三年不漏,下丹结;六年不漏,中丹结;九年不漏,大丹结圆备。此名九转大功,亦名三千功满,三因圆奋,谓之丹法,身轻举,永为神仙。”丹阳真人语录玄门练养著作。1卷。金_马钰撰,王颐中编。重要叙述全真道修心养性的理法,以寂静无为、柔弱谦下为主。清为清其心源,净为净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克不及扰,故情定而神明;气海净则邪欲不克不及于、故精全面腹实。突出输净之法在修道中的紧张性,“故道家留丹经子书,千经万论,可一言以蔽之,曰寂静”。别的,还主张薄滋味以养气,去嗲怒以养性,效污下以养德,守恬淡以养性。孙不贰元君法语气功内丹术女功代表作。1卷。金_孙不贰撰。专论女子内丹理论与功法。全书有神道工夫次第诗14首(收心、养气、行功、斩龙、养丹、胎息、符火、接药、练神、服食、辟谷、面壁、入迷、冲举),女功内丹诗7首。为女子习炼内丹所必读之作。上清太玄九阳图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金_侯善渊撰。重要形貌内丹修炼历程中的差别地步,并对练功与时候干系作了探究。全书以图为主,首列太玄混沌图、未见图等,次按月出、上弦、照望、平阳、下弦、月尽之序,别离配以震、兑、干、翼、良、坤卦,及离中虚在天为日在报酬目,坎中着实天为月在报酬耳,亦辅以图,分述神功运移之法例;末了是太玄九阳修真图,概述炼丹的全历程。启真集玄门炼养著作。3卷。金_刘志渊撰。重要报告内丹修炼要领。简明易懂要领可行,对后代内丹术的生长较有影响。卷上有七言绝句71首,七言律诗4首;卷中有词56首;卷下分13章,即至心章,天中天章、真土章、心息相依章、死阴生阳章等,皆为内丹修炼之要诀。大丹直指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元_丘处机撰。本书是早期全真道最体系完备的内丹著作,发挥了王品的内丹理论,将其分为三成九法。起首论述了内丹修炼的根本理。以为人与天地禀受一同,始因怙恃二气交感,混淆成珠,肉藏一点元阳真气,与母命蒂相连,受母气滋养,是为天赋之气。出生之后,天赋之气徽于九窍,呼吸从口鼻而收支,是为后天之气。天赋真气逐时耗散,以至病夭。炼内丹求永生,要害在于用神火烹炼真精实气,使气满神壮。次用图、诀、诀义的情势详述九种内丹功法的修炼,此中五行颠倒龙虎媾法、五行颠倒周天火候法、三田返复肘后飞金精法为小成法,三返复金液还丹法、五气朝元太阳炼形法、神水交合三田既济法为中成法,五气朝元炼神入顶法、内不雅起火炼神合道法、弃壳升仙超凡入圣法为大成法。大成法为内丹最高地步。三成九法由浅入深,较完备论述了内丹修炼的规则,其焦点是修炼性命。别的,还叙述了炼功入静时大概出现的10类幻景及清除要领。只偶然闻乐声,异香阵阵,红光闪闪,状如莲花,遍身赛包围,色若金光,才是真境妙界。后代内丹家对此书评价甚高,誉之为“北宗丹经之首”。分页标题#e#金丹大成集气功内丹术代表作。5卷。元_萧廷芝撰。书中以无极太极之理,《周易》八卦之数,天地阴阳、水火囊合起落之机,作为说理按照,来叙述内丹的修炼。此中所称“金液还丹”者,即为内丹。载有无极图、天心图、玄舆图、既济鼎图、河车图、周天火候图、泄天符火候图、六十卦火候图、大衍数图、金丹囊合图等图,囊合歌、金液还丹赋、金液还丹诗、金液还丹论、金丹问答、七言绝句、乐道歌、茅庐自得歌、剑歌等文,以及崔公《入药镜》与吕公《沁园春》的注解。有图有文,便于明白。全书内容富厚,说理透彻,此中《金丹问答》一篇,尤为初习内丹术者所必读。金丹大要气功内丹术代表作。10卷。元_陈致虚撰。作者融合南北两宗内丹理论,对气功内丹术作了较为完备的论述。书中非常器重精气神的作用,以天赋精气神为本,后天精气神为用,养生内炼之士贵在宝其精、壮其气、旺其神。同时还对金丹、药物、器、接纳、真土、火候、神化等内炼要诀作了具体的叙述。并对内丹修炼须知作了7个方面的阐明,即:运火行符、朔望弦晦、防危护失、卵酉刑德、冰浴心虑、生杀爻铢、脱胎换鼎。书中还常出现儒家伦理道德头脑,又援引佛家之说来叙述明心见性之理,三教合一的头脑较为浓重。是收为内丹理论较为成熟时期的著作,因此比拟全面地反应了内丹术的根本内容。此书原为10卷,《道藏》本析为16卷。规中指南气功内丹术代表作。2卷。元_陈冲素撰。上卷九章,从止念、采药、识炉鼎、入药起火、坎离交媾、乾坤交媾、攒簇火候、阳神脱胎、忘神合虚等方面,先容详细炼养要领。下卷三论,从玄化、药物、火候等论述内丹机理,颇为精炼。书中以为玄牝即规中,在肾之上,心之下,人身上下摆布之中,是内丹炼养之处。然此又系虚设之处,故“不成以故意守,不成以无心求。以故意守之,终莫之有;以无心求之,终见其无”。并详论药物与火候的辩证干系,以为“盖采时谓之药。药之中有火焉;炼财调之火,火之中有药焉”,而火候的要诀,“尤当于真息中求之”。“盖息从心起,心停息调,息息归根,金丹之母”。此书直指内丹秘密,要言不繁,颇受子女学者器重。中和集玄门炼养代表作。6卷。元_李道纯撰。作者醒目《周易》与《礼记》,故书中炼养虽重三教合一、性命双修的不雅点,但援儒入道的倾向却非常显着。卷一为玄门宗旨,卷二为金丹妙诀,卷三为问答语录全实话法,卷四为论、说、歌,卷五为诗,卷六为词及隐语。其论丹法以“守中”为要诀,“致和”为目标。详细作法夸大先虚其心以修性,后保其身以修命,终极取得性命双圆、形神俱妙之正果。书中将丹法分成渐与顿两类。渐法为循规蹈矩之法;又分三系,下乘是安泰法,中乘是养命法,上乘是延生法,由修命入手,取得乐成。顿法为最上乘法,只有非常有基本者才干修炼而有所成绩,只须不停了性,则天然了命。是书之内丹学说,自成体系,极有本身的特色,具有代表性。三天易髓玄门炼养著作。1卷。元_李道纯撰。重要以儒、道、释三教之理论,阐释内丹理法。共有3篇,一为“儒曰大极——火符直指”,二为“道曰金丹——金丹了然图”,三为“释曰圆党——心经直指”。书未附《阴符经》解释。还真集玄门练养著作。3卷。元_王介撰。其内丹理论参合南北两家,夸大只有性命混融,才干始成内丹。上卷为图说,中卷为论文及歌词,下卷为诗词。以为“凡诸学道至人,参禅高士,不成执着,必以性命双修,方成大事”。在详细修炼要领上,书中夸大三要,“一要知鼎器,二要知药物,三要知火候。知此三者明白,方许动手修之”。并开列鼎器异名39个,药物异名46个,火候异名12个,有解迷惑,进步修炼结果之成果。悟玄篇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元_余洞真撰。是书偏重探究天地阴阳交合化生之理及水火交化进退之机在内丹修炼中的作用,而特殊突出玄牝的职位。以为“夫人身中窍,名曰玄牝,若人得此窍,期三才万物悉备于我矣。此之一窍,非泥于物也,其理别于他术.止不外忘形灭念,如守此中矣。久久熟练,中宫静极,则身中阳气天然生也,阳气渐生,阴气渐剥,乃曰阳长阴消之意矣”。别的,书中对形化、气化、坐工、口诀、洗浴、药物、火候、玄关、抱一、解胎等都作了详细的阐发与探究,并附图以资补述。谷神篇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元_林辕撰。自叙中曰:“篇目之曰谷神,不外以谷养气罢了。”上卷为大药还丹诗、理一真篇、火候行持绝句诗等,其论大药云:“大药其最要法,在乎神水华池,为诸丹之基,大道之祖。存守则谓之宝珠,交会则谓之金丹。”下卷为图论,计有五气朝元图、投壶口诀图、含元抱朴之图、木金间闻体用图、元气天生图及静动浮名论、元气论等。对静定、真定、入定、得性等题目举行了探究,对元气的天生、服从及其化生变革作了论述。析疑指迷论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元_牛道淳撰。书中阐发疑与指述两局部,以问答情势叙述。旨在使学者明白全真性命之理和修行次第之法。其析疑主论心性万物,以为民气“元无一物,等同太虚,原本清净”,为万法之本;“心即性用,性印心体”,心性以“虚寂为体,觉照为用”。指迷则主论性命内丹,以为性命本一,故应兼修。“夫人以精为根,以命为本,以性为宗,命者气也,性者神也。失神、气、精三者,成原于一,而未尝离也”。书中将炼丹之法分为三门九品,渐次修炼,较好地表现出性命双修的内练头脑。抱一子三峰白叟丹诀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元_金月岩编,黄公望传。器重心肾水火,性命双修是其特点。以为炼丹要求真铅真汞,真铅真汞便是神情性命;又须明心肾水火、三宫五行变革之理。指出假性命为出阴神,是鬼仙小成之法;真性命乃出阳神,是天仙大成之法。书中另有金蝉脱壳天仙之图、尾闾骨图及七言绝句。纸舟老师全真直指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元_金月崖编,黄公望传。全书分为2篇。上篇为“七返七真条约印子”,有诗(并图)7首,分述内丹修炼的7个阶段。即形神相顾、人性初真,形神相伴、款式得真,形神相入、款式守真,形神相抱、款式全真,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形神双合、名曰证真,普度后学、以真觉真。下篇为“入室节目筑室阔狭各自定例”,讲入室静坐工夫及种种景验。其内丹不雅点仍考究性命双修。六根归道篇气功养生著作。1卷。元代著作,不题撰人。重要叙述一乾二净在内丹修炼中的紧张性。其要领为“守道先须守心”,在心田意不乱,则身能正于外;目视耳闻各得守,则“五色得正,而邪者不干吾之目;五声得其节,而淫者不干吾之耳”;“芬碧之馨,不成以养吾之性”,故无味无馨,则“鼻舌不为我之患矣”。分页标题#e#真仙直指语录玄门练养著作。2卷。元_玄全子编。系全真派师徒讲课记载,卷上录有马钰语录约30条,并录谭处端、刘处玄、郝大通等人的语录及丘处机的《寄西州道友书》,卷下隶尹志平语录。所录者多为全真道修行法诀。诸真内丹集要气功内丹术著作。3卷。元_玄全子编。卷上收有老子《函谷关记》、钟离正阳《还丹歌》、张紫阳《石桥歌》、马天然《金石诰》、吕纯阳《玄牝歌》及《大丹歌》和《性命歌》、李仙君《金丹赋》、天来子《青龙歌》和《白戊歌》、刘海蟾《还丹破迷歌》等。卷中收有《王母口诀》、《太上内不雅正诀》、《玄无口诀》、《鼎器歌》、《金丹火候法门十二句》、《金丹证验》、《金丹类名》等。卷下收有青霞真人《内用秘文》。书中广集名篇,对修炼内丹之士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三元延寿参赞书气功养生著作。5卷。元_李鹏飞撰。成书于1291年。作者自称受一官姓道人的三元养生之术,以为人之寿命分天元六十、地元六十、人元六十,三元共一百八十岁,不知调养则日益淘汰。如精气不固则天元之寿暗损,谋为过分则地元之寿暗损,饮食不节则人元之寿暗损。故在调养同时还宜避讳,以使精力内壮。怎样趋益避损,其法在《黄帝内经》、《老子》、《庄子》并名医论着及孔孟之说中均有叙述。是书禀承此旨,以医家与道家之论为主干,以各家养生精论为辅,取《中庸》“赞化育,参天地”之意而定书名。共焦点内容为:“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下列欲不成绝等9目;“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下列养生之道等23目;“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下列五味等10目。别的,还分类编录诸家养生要语,极有参考代价。泰定养生主论中医气功养生著作。16卷。元_王硅撰。本书是一部医道联合叙述养生祛病的著作,对养生祛病之法作了较为祥尽的叙述,并涉及导引、推拿之法。“首以原心为发明之始;序次婚合、孕育、婴幼、童壮、朽迈宜摄避讳,以御未然之病;次论运气、标本、阴阳、虚实、脉病、证治,以为全生去病之法;然后类方对质,以为端正之用”(《自序》)。寿亲养老新书综合性养生著作。4卷。元_邹铉撰。本书叙述养生要领较详,重要针对白叟。卷一原名《养老奉亲书》,为宋_陈直撰;卷二至卷四为邹铉续增。卷一讲饮食保养、形证脉候及简妙白叟备急方等15篇,共223条,节宣之法详备;卷二分调养、服药诸篇,摆列古今丸、丹、膏、散、酒、粥、糕、饼等详细方药与主治;卷三与卷四为寝、兴、器、服、饮、膳、药石之忌宜,附妇儿食治诸方,共256条。此中卷三中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为古代纪录最具体的六字气诀;尚有“食后将息法”(系摘录沈括《杯山录》,此书现很少见到,颇有参考代价)及“养性”等气功养生方面的内容。明玄要篇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明_张三丰撰。收入《张三丰全集》中。书中突出先修性后全命的不雅点,器重元气与真息,夸大水火阴阳起落化生在内丹修练中的作用。上卷有发,尤其是夸大修心养性为练丹修真之主要。“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捐躯之庐舍”;“学道之士,必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附篇为《三丰老师编录》,节录了白玉蟾(紫清)、陆西星(潜虚)、李西月(涵虚)等人的内丹名言,各有特色。无根树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明_张三丰撰。是《张三丰全集_玄要篇》中的紧张构成局部,也是张三丰的代表作、颇为后人所推许。报告阴阳匹配双修在内丹修炼中的紧张作用。丹词作于武当山中,约在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无根树》是道情文体的内丹法门,包罗自题词2首和道情24首,提出了一套“阴阳裁接”功法,在内丹功法中标新立异。丹词中云:“无根树,花正微,材老重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无根树,花正偏,离了阴阳道不全。金隔木,汞隔铅,阳寡阴孤各一边。世上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心颠倒颠”;“女子无夫为怨女,夫君无妻是旷夫。叹迷徒,太含糊,静坐孤修气转枯”等。都将阴阳匹配作为修练内丹、成仙成圣的紧张秘诀和本领,可谓标新立异,另劈蹊径,自成一个流派。何西复以为《无根树》在学术职位上,与《悟真篇》先后伯仲。清代龙门派传人刘一明与西派代表人物李西月,先后给该丹词作注,有《无根树二注》行世。玄肤论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_陆西星撰。全书共20篇,每篇一论。体系地叙述了东派丹法原理和工夫次第,具有代表性。首论三元,以为丹有三元,即天元、地元、人元,而又突出人元。人元又谓之“大丹”,乃“创鼎于外,炼药于内,取坎填离,盗机逆用之谓也”。以后19篇专论人元丹法,从表里药物、阴阳互藏、先后天论、精气神、性命等方面临其丹法作了深刻的探析。书中内丹二诀以练神调息为要,神便是性,性定则神自安,神安则精住,精住则气自生。炼神又分澄神、养神、凝思三部,缺一不成。书中力图使其丹法理论和功诀显明易懂,其丹法头脑南宗,而仍主以阴阳双修。金丹就正篇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_陆西星撰。书共3篇,其要旨在论述成大丹必需阴阳双修的不雅点。以为金丹之道必资阴阳相合而成,“阴阳者,一男一女也,一离一坎也,一铅一汞也,此大丹之药物也。夫坎之真气谓之铅,离之真精谓之汞,天赋之精积于我,天赋之气取予彼。何以故?彼坎也,外阴而内阳,于象为水为月,其于人也为女。我离也,外阳而内阴,于象为火为日,其于人也为男。故夫男女阴阳之道,顺之则生人,逆之则成丹”。同时指出夫君修丹,必需得天赋其一之气方成,而真一之气必需向外求之,这进一步说明阴阳双修才为内丹之正统。性命圭旨气功内丹术代表作。不分卷。明代著作,不题撰人,相传为尹真人门生所著。全称《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图文相配,以三教合一、性命双修不雅点先容内丹理论及详细功法。元集多作图说,辅导窍妙;亨、利、贞三集则采儒、释、道三教名家语录及口诀,编成一套完备之功法。尤侗在序中云:“至其精要,尤在真意一说。盖人身真意,是为真土,动极而静,此意属阴,是为已土;静极而动。此意属阳,是为戊土。炼已土者,得离日之汞;炼戊土者,得坎月之铅。铅汞既归,金丹自结。戊已者、重土之象也,斯其有取于圭旨者乎”。可谓对其论内丹之中央头脑的高度归纳综合。分页标题#e#金丹真传气功内丹术代表作。1卷。明_孙汝忠撰。书中继续南家内丹学说,主张阴阳双修,以为阴阳双修是炼丹修仙的大道。全书包罗《西江月词》9首、《葫芦歌》1首、《明道歌》4首及《修真入门》、《修真大抵》、《金丹五百字》、《扫邪归正歌》各1篇。对筑基、得药、结丹、炼已、还丹、温养、脱胎、玄珠等丹诀作了较为具体的叙述。天仙正理直论气功内丹术代表作。不分卷。明_伍守阳撰。是书为内丹伍柳派的代表作。前有自序,首为道原浅说篇,次为直论九章。九章包罗天赋后天二气、药物、鼎器、火候、炼已、筑基、炼药、伏气、胎息等内丹精要之论。其自序云:“以二气为论,以是明生人生仙佛之理也;药物为论,以是明脱死超生之功也;而火候集古为经,以是合群圣仙机列为次第之宜也;喻筑基论二气,渐证于不漏;借炼药论二气,成一而不离,阐伏气论藏之内而不驰诸外,虽重复言气而不见其繁,立一名,彰一义也;论炼已者,论其成始成终之在其我,专言神而不见其简,操一机,贯一义也;鼎器之论,见神情之相互依;胎息之论,密指胎其神而息其气,此又合神情而归其妙,化于神而虚者也”。由此可见是书之大旨。仙佛合宗语录气功内丹术著作。不分卷。明_伍守阳撰。书中以道释之论,来证性命双修之旨。前为论丹道9篇,后附门人问答29条,及评古类13条。自序云:“仙宗果位,了证永生;佛宗果位,了证无生。然而了证无生,必以了证永生为宾指;了证永生,必以了证无生为终始,所谓性命双修者也”。其内丹说以佛证仙,是明确无疑的。遵生八笺综合性养生著作。20卷。明_高濂撰。全书分《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泰笺》、《延年却病笺》、《饮肴服食笺》、《燕闲清赏笺》、《灵秘丹药笺》、《坐外退举笺》八个局部,论述养生祛病大旨,故称“八笺”。书中广集前人文论、诸子百家的养生名言,儒释道三教偏重。内容涉及衣、食、住、行诸方面,既器重物质保养,又器重精力调摄。同时作者对自身养生心得作了总结先容。颇有参考代价。活民气法气功养生著作。2卷。明_朱权撰。书中夸大修心养性在养生中的作用,以为“真人以道治心”、“心静可似通乎神明”。全书重要内容有养生之法、治心、导引法、去病廷藩六字法、四序养生歌,以及中和汤、和睦丸等。此中导引法附有举措图8幅,颇为实用。养生肤语气功养生著作。1卷。明_陈继么儒撰。以条记情势记叙作者自己及先辈的养生不雅点和实践领会,普通浅易,大要在于葆精、炼气、养神。养生四要气功养生著作。5卷。明_万全撰。书中以医理叙述气功养生之理,夸大寡欲、慎动、法时的养生不雅。全书分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养生总论5局部。所记叙的气功养生内容多为实例,差别于一样平常平常之谈,所论切实可行,无玄虚妄诞之论,非常难得。保生心鉴气功养生著作。1卷。明_铁蜂居士撰。书中以医理为主,论述养生却疾之要领,内容充实,也较为实用。不雅作者所言,是书乃在《圣贤保修通鉴》一书的底子上,参详《礼记_月令》及《素问》、《灵枢》、《运气论奥》、《十四经发挥》等书,重复论证,并将《活民气法》中的八幅导引图改绘成三十二幅,共成此佚。书中对练功前预备、修炼要领、五运六气枢要、脏腑配经络、经络配四时等都作了具体的图说;偏重点先容了《二十四气导引图》,分述二十四节气的练功要领及所治疾病,图文偏重,浅易实用,对后代医疗气功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摄生要义气功养生著作。1卷。明_王廷相撰。全书凡十篇,所论多为一样平常摄生要领,且多为作者自身材验者,颇故意得。其序中云:“余自壮年以来,颇讲此术,缘动达形,缘虚达气,下不着伎,上不泥仙,似于摄生之秘,超然有得。乃会综群文,诠取要旨,以着论十篇,用发蒙学。”十篇为存想、调气、推拿、导引、形景、饮食、居处、房中、四时、杂忌。卫生真诀气功养生著作。2卷。明_罗洪先撰。书中对导引、内丹、外丹、气功处方等均有叙述。上卷载运气口诀、导引要法及内丹、外丹的炼法等。下卷载有气功处方49则,故别名《仙传四十九方》,每方均著名称、功法、图像、主治病证、配用方药、诗歌等。万寿仙书气功养生著作。4卷。明_罗洪先撰。清_曹无极增辑。卷一重要收辑历代名流的养生理论及功法要点;卷二重要收辑闻名的导引功法,如六字诀、八段锦坐功捷径等;卷三为诸仙导引图,按病证开列导引处方,并附有方药;卷四为延年总论,辑前人的养生不雅点而成,似是曹氏所增。修龄要旨气功养生著作。1卷。明_冷谦撰。全书系9篇养生诗文编集而成,分述四时调摄、起居调摄、延年六字诀、四序却病歌、永生一十六字妙诀、十六段锦、八段锦导引法、导引却病歌诀、却病八则。锦身秘密气功养生著作。3卷。明_混撼沌子撰,鲁至刚注。书中完备地先容了一套以导引术揉合内丹术及房中术的功法,共有36式。每式先列名称、图像,次列歌诀与注文。上、中、下卷各12式,内容详备。鲁氏在序中云:“其筑基之法,养生之方,龙虎争驰,表里交炼,无不备焉。”类修要诀气功养生著作。2卷,续附3卷。明_胡文焕编。书中网络了昔人有关修身明性、养生却病的叙述,以为养生之要害在于慎寒暑、节口腹、寡嗜欲。别的,对饮食起居、四时调摄、劳逸房室、七情忌宜、导引推拿,以及内丹术等方面的内容均有叙述。养生导引法气功导引著作。1卷。明_胡文焕编。书中重要报告导引养生祛病法。共列病症27门,每门列功法多少条,可供选用。其选功法根本上依据(诸病源侯论)中所载的“养生方导引法”。别的,补益与白叟二门中还收辑了《太清导引养生经》、《通玄集》等书的局部内容。保生秘要气功导引著作。明_曹士珩撰。原书少见,佚存未知。其内容散见于《古今图书集成》及《沈氏尊生书》。一为南北规中,共列7法。此中旧元、周天为南旋式,垠背、行庭、通关、绦法、涤秽为北旋式。一为诸病导引;分述咳嗽、哮喘、伤食吐逆、噎膈、鼓胀等病证的导引治疗,有较强的实用性。赤凤髓气功导引著作。3卷。明_周履清编。书中器重导引的作用,广为搜罗,图文并茂。卷一为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幻真老师服内元气诀、李真人永生一十六字妙诀、胎息、秘要歌诀、去病延年六字法、五禽戏圈诀、八段锦导引图诀等;卷二为圣真秘传四十六永生图诀;卷三为西岳十二睡功图诀。均较为实用,对后代气功导引术的生长与推广有较大孝敬。分页标题#e#听心斋客问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明_万尚父撰。作者用简明的语言,以客问主答的情势,对65个内丹术题目举行了阐释。如元精与交感之精的区别,元神与思虑之神伪异划一等。所论正确明确,直揭秘闻,对初习内丹术之人颇为实用。脉望气功内丹术著作。8卷。明_赵台鼎撰。是书系作者念书练功的条记,书中采摘了大量内炼要语,且有本身的看法,对练功中的题目作了明确的表明,有必然的参考代价。真诠玄门炼养著作。3卷。明_阳道生传,清_彭定求校刻。此书对内丹修炼的熟悉颇有独到之处。以为内丹的磨炼,一为虚无大道,即“虚极静至,精天然化气,气天然化神,神天然还虚”;二为以神驭气,即“虚静以为体,火符以为用,炼精成气,练气成神,炼神还虚”。两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且均能得长命之益。鼓氏指出其父对是书的评价甚高,云:“一生阅历四方丹书甚多,迷谬错出,不云云书清洁精微。”寥阳殿问答气功内丹术著作。1卷。明_尹实人撰。全称为《尹真人寥阳殿问答编》。书中以为内丹修炼宜治生理气为先,返不雅内照、凝思入气穴、聚火开关、卯酉周天为次,末了才是长养圣胎。全书共分6篇,分述内丹修练要诀,器重调息与丹田,讲求周天工夫,是其特点。静坐说气功静坐著作。明_攀附龙撰。主说静坐工夫,静坐以寻常为要诀,而寻常即寂静天然。“以其寂静不容一物,故谓之寻常”,“静中妄念即净,昏气自清,只体认天性、本来本性,还他湛然而巳”,“湛然动去,静时与动时一色,动时与静时一色,以是一色者,只是一个寻常也。故曰无动无静,学者不外借静坐中认此无动无静之体云尔”。在厥后的《书静坐说后》中,又把理学的“主一”不雅引入作者的静坐论,以为“必收敛身心,以主于——即寻常之体也,主则故意存焉,快意非着意,盖心中无事之谓,一着意则非一也。”可见作者的静坐说并非一味讲静,具有以静为主,消息交养的含意。静坐要诀气功静坐著作。1卷。明_袁黄撰。书中重要从释教心法叙述静坐工夫。其论以天台宗的止不雅法、六妙法为底子,联合云谷、妙峰二位圣僧的修习心得及作者自身的实践,对静坐举行了具体的叙述。全书辨别志、修证、调息、遣欲、广爱等六篇。摄生三要气功养生著作。明_袁黄撰。三要者,即聚精、养气、存神。强精夸大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味等;养气提倡从调息起手,并先容了胎息、胎食之法;存神则先容了意守各窍之效应,及释教修禅之法。古今医统大全综合性医药著作。100卷。明_徐春圃撰。简称《古今医统》。书中摆列的资料非常富厚,既引昔人之说,又有已见,重点叙述医药方面的内容,此中卷九十九与卷一百为养生内容。其养生宗三元之说,也器重其他炼养要领。以为“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摄生要义章则专论存想、调气、推拿、导引等,服饵章则专论服日月、服日精月华、服三气等。医学入门综合性医药著作。8卷,首1卷。明_李挺撰。全书重点讨论医药上的题目,对医学理论、临床各科、历代医家、本草等均有叙述。首卷的调养篇中,偏重讨论养生要领。会合的导引法叙述颇有看法,以为“人之精力极欲静,气血极欲动”、“导引为虚损气血差别面设”,列有开关法、起脾法、开郁法、治腰痛、治积累、治遗精、治痰壅等导引术数,较为实用。寿世保元综合性医药著作。10卷。明_龚廷贤撰。书中在大量叙述医学题目的同时,非常器重气功养生的祛病延年作用。卷四补益篇中特列吕洞宾补屋修墙养生诀与呼吸静功妙诀,其“妙块”中夸大“人生以气为本,以息为之,以心为根,以肾为蒂”,故“人呼吸常在心肾之间,则血气自顺,元气自固,七情不炽,百骸之病自消矣”。可见非常重祝呼吸的养生保健作用。书中并列有详细功法,也颇为实用。红炉点雪中医理虚专着。4卷。明_龚居中撰。别名《痰火点雪》。书中重要讨论痰火劳损病证的辨别与治疗,颇有特色。卷四中祛病法门,枚举了很多对痰火虚损病证的养生调息之法。如却病延年一十六句之术、动功六字延寿诀、静坐工夫等。要领简朴,易学易练,较为实用,对肺痨的防治有必然参考代价。五福全书气功养生著作。7卷。明末_龚居中撰。论气功养生参合医理,并有图说,是其特点。卷一至卷三列有修真要图、修真至说、修真法门,均系内丹之论,卷四为修真金丹,是外丹之论;卷五为修真种玉;卷六、卷七叙述饮食忌宜。奇经八脉考中医经络学专着。1卷。明_李时珍撰。书中体系地叙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线路、功效、主治病证,对针灸、气功、中医临床各科的辨治等均有紧张引导意义。同时对奇经八脉在气功养生中的作用也作了具体的叙述.以为大夫不知奇经八脉难以探究病机,气功养生者不知奇经之理,则难以建立养生之法。“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起落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任督二脉是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窍,真息不生,神化无基也”。可见奇经八脉在气功养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