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中医文化―尊经崇古,解释经典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尊经崇古,解释经典 儒家文化中的尊经崇古头脑非常浓郁,突出地表示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和对传统经典的迷信。它使得人们风俗于借用经典来表达本身的头脑,必然要吸取传统经典的养分,才干颁发本身的不雅点,即所谓的言论必需“旁征博引”。这种头脑方法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守旧性,对医学的生长也发生了悲观影响。如对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的推许,使得习医之士无不以研读医经为首务,而研究医学之士亦无不以注解医经为归宿。在浙江,历代医学书目中也都以医经解释类著作最多,至明清时期更是到了至高无上的田地。诞生于这一时期的“钱塘学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主张学歧黄术必潜心研读医经,而除《内经》与仲景之书外,其他都不成读,乃至以为《难经》也是后人伪作而缺乏信。其他如王宗正的《难经疏义》,沈裕生的《素问集解》、张世贤的《图注八十一难》,马莳的《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许兆祯的《素问评林》,张景岳的《类经图翼》,沈又彭的《医经读》,俞樾的《内经辨言》,莫枚士的《研经言》等,计约九十余种。他们以经典的注解作为研究医学、表达头脑的方法,虽对继续中医传统头脑有所益处,但势必束缚医学的生长,监禁了医学的创新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