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九十三回 秘密架改神农架 离别巴山抵方山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薏苡的植株,系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其杆竖立,状似芦苇,也如紫竹。高达四五尺,丛生而分枝浩繁,叶长三寸至尺余,宽约一寸,其叶基呈鞘状样环绕茎上,叶尖而叶脉粗厚显着。在这大巴山底,通常河滨、溪涧及阴湿山谷中,屈指可数。穗浪翻滚,像是翩翩起舞,又像是反复叩头。
柳州接茬道:“禀大王,经家师验证,薏苡株苗,对天气、泥土要求不严,一样平常地皮均可栽种。当秋末种子成熟时,割下穗头,脱粒晒干。于翌年春季四月上旬收获,接纳条播法,行距一尺半,每亩收获量六七斤,覆土一寸后,约半月摆布苗可出齐。苗高三寸时,按三五寸一穴间苗,每穴留壮苗二三株。”
炎帝边听边不时颔首,等柳州说完莳植后,炎帝立刻对随行官员道:“遍告各地分部部落,凡无薏苡生长之地,今秋前来采种,来岁拔取得当数额田亩莳植。”柳州道:“此药颇易生长,只需在山沟、河渠边播撒,任其自行繁殖生长即可,不用占费良田。纵然用田植种,也切忌重茬。因重茬后易生黑穗病,会使秋时苡米歉收或不收。”
就如许,柳州边走边讲,边不时拔取随行所见花卉,逐一指出其特性及性能。先后又较具体地先容了薯蓣(别名山药)的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成果,白术的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成果。同时,又指出扁豆能健脾化湿,肉苁蓉能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熟地黄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麦门冬能清肺降火、滋阴润燥,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黑芝麻能补益精血、润燥滑肠,莲子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荷花之根节名藕节,能收敛止血等。
柳州的解说,滚滚不停,如数家珍。炎帝听得如痴如醉,反复颔首,时作惊叹。末了,柳州又道:“大王,在荒年龄月,这些药物有的乃可久用,如黄精、玉竹、山药等;但其他则只能暂作替换,以充一时之饥,不成恒久食用。盖因它们各有其作用之偏,过用反而引致人体阴阳气血有所偏胜而为害,此即家师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任何一种食品或药物,食用过久,常使其特有之效能积贮,久而久之,便使其气也即它自身所具有的特异作用加强,这是统统食品及药物的常理;若这种‘气’太过积贮,则会引起阴阳失却和谐,导致疾病产生,乃至是造成夭亡的起因。”
各人刚一走出巴山山口,驿栈的驿丞便前来欢迎。多日的山上生存,炎帝等也确感劳累,便很快进入驿栈,沐浴、用膳后,早早安歇。
依照分部落酋长布置,原本拟让炎帝等在驿栈多住几日,充实苏息,但炎帝是个闲不住的人,他要早到方山,早到磬玉山。因此第二天一大早,便敦促众人早作北上预备。各人都剖析炎帝心思,早膳毕便各自办理,上路成行。上辇后,炎帝转头看看宏伟壮丽的大巴山,又向北指指大声道:“山哟!那啦!”按炎帝的意思,是和大巴山作别,并随口说要直奔方山那边。后人将此话传之久了,便衍出种种故事。此中有传至日本国者,便把此语作为“再见”,这大概便是日语“山哟那啦”的借音,也未可知。至于炎帝深入大巴山,听说更多。人们传诵着,称赞着,为有如许一位巨大的首脑而荣幸、自满、自大。他们热爱炎帝、敬仰炎帝,为了怀念炎帝攀缘大巴山秘密顶,便将之改称为“神农顶”。在巴东垭东侧,有一座奇峰,独立如亭,人们称之为“望农亭”。在秘密架中,炎帝不辞辛劳,不畏艰险,一待便是半年,那险要山崖,神农炎帝视如平川,鸟兽难上之处,他便垒石叠阶,或以树木绑架,层层而上,无论顶峰,无论沟壑,都遍布神农的足迹。深山中大多花卉树木,他都个个品尝,亲知其味,亲识其性,因尔后人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之说。自从炎帝神农氏登过秘密架后,人们便把这风物如画的神奇山架,改称为“神农架”。
炎帝众人,策马扬鞭,直奔方山而来。到得嵩阳地区,本地驿丞早来接驾。炎帝招招手,大声说道:“直达方山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