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益精补肾菟丝子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从前,江南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雇了一名长工为他养兔子,并划定,假如死一只兔子,要扣掉他四分之一的人为。一天,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脊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便偷偷地把伤兔藏进了豆地。过后,他却不测地发明伤兔并没有死,而且伤也好了。为探个毕竟,长工又存心将一只兔子打伤放入豆地,并仔细不雅察,他瞥见伤兔常常啃一种缠在豆秸上的野生黄丝藤。长工大悟,本来是黄丝藤治好了兔子的伤。于是,他便用这种黄丝藤煎汤给有腰伤的爹喝,爹的腰伤也好了。又通过几个病人的试用,断定黄丝藤可冶腰伤病。不久,这位长工辞去了养兔的活计,当上了专治腰伤的大夫。厥后,他把这药爽性就叫“兔丝子”。由于它是草药,后人又在兔字头上面冠以草字头,便叫成“菟丝子”。“菟丝子”,别名吐丝子、菟丝实、无娘藤、无根藤、菟藤、菟缕、野狐丝、豆寄生、黄藤子、萝丝子等,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种子。有“续绝伤、补缺乏、益健人”之功。《名医别录》谓其有“养肌强阴、坚筋骨”的作用。故国医学以为,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的成果。可用于腰膝酸痛、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尿频余沥、耳鸣、头眩眼花、视力减退、先兆流产、带劣等症。
先容几则验方如下:
1、治腰痛:菟丝子(酒浸)、杜仲(炒)等量,共研细末,以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酒或盐汤送下。
2、治消渴水止:菟丝子取汁,恣意饮之。
3、治乳糜尿:菟丝子(酒浸或蒸或捣或焙)、桑螵蛸(炙)各15克,泽泻0.3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用温酒送下30丸。
4、劳伤肝气、目暗:菟丝子60克,酒浸3日,曝干,捣为末,鸡子白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送下30丸。
5、治小便赤浊、心肾缺乏、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晕怔忡:菟丝子、麦冬各平分为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盐汤送下70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