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明清名医―李时珍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本地名医,曾封太病院吏目,著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兄名果珍。李氏14岁中秀才,三次赴武昌乡试未中,遂专志于医。李氏博学多艺,乡试败北后,从理学家顾日岩处学过经学。上自经典,下及子史百家,靡不阅览,对理学有很深造诣。李氏承家学,阅读医书,传授生徒,为穷人治病,多不取值。1548年,治愈富顾王朱厚之子,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掌管良医所,被荐为太病院判。
1552年,李氏开始搜集资料,为编著《本草纲目》作预备。李氏编著《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藉之缺乏、继续我国本草研究的传统,独辟蹊径,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岑岭。
李氏的学术头脑和研究要领很有特色,到达一个新程度。他在新的汗青条件下,以本身的实践履历为底子,改进了古代科学要领,积聚了科学研究的新履历。李氏乐成地运用了不雅察和实行、比拟和分类、阐发和综合、批驳继续和汗青考据要领。
不雅察和试验是本草药研究的根本要领。李时珍对药物接纳亲身收罗、细致不雅察,以得其真的要领,得到很大乐成。分类是科学研究的紧张使命,分类使药物研究体系化,要害照旧怎样建立分类的规范。李时珍冲破本草学相沿已久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创建了三界十六局部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
除三界十六局部类法,他还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底子上,创建了更美满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建立了药物归经分类法。
李时珍为弄清每味药物,提出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八项使命,这八项不是每味药全有,有的五项、六项不等。现实上是对每味药既作出体系阐发,又举行了全面综合,而在阐发底子上,又作了高度归纳综合和综合。
批驳继续和观察研究是李时珍研究的紧张要领。他研究每味药,总是先参考诸家本草,稽核诸家异同,用本身不雅察试验效果,加以参证:《本草经》中只载枸杞之名,未言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指出根大寒,子微寒;《药性论》谓枸杞甘平、子、叶皆同,《本草衍义》说枸杞是梗皮,李时珍说:“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服从当别。今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也”。李氏颠末研究,在批驳继续的底子上,推陈出新,“发前人未到之处”,这种精力,贯串于他的全部研究运动中。
李氏躬亲实践,遍及向劳感人民学习,留意观察研究,是他又一紧张研究要领。莶一药,众说纷坛,有谓似酸浆,有说为苍耳,有曰即地菘;李氏颠末遍及征询,聚诸草谛视,得出莶即猪膏母之确论,他从京师还,见车夫用旋复花治跌打损伤,遂必定其益气续筋,补劳损之功。邻家小儿食积,偶取羊食之,归而大吐愈,李氏因此首载此品种入本草。他从猎户口中知虎骨强志壮神之功效;从菜农处明白芸苔即油菜,从工人处学得防备采矿中毒之法,山人、渔翁、农民、皮匠、猎户,都是他的老师,使他从观察研究中获益非浅。
汗青考据要领是李氏常用的科学要领。通过文献考柬,《本草纲目》中纪录了来自天竺、大食、南洋、胡人、蕃人及由梵文、佛经中得到的医药知识。颠末汗青考据,指出“按《本经》胡麻亦名巨胜,《抱朴子》云,巨胜一名胡麻,以黄麻于及大藜子伪为胡麻,误而又误矣,不成不辨”。
李氏主张人定胜天,通过以上研究要领取得的结果,使他越发刚强了这一信心,以为药性不是牢固的,可用人工要领改革其天然性能。药性下沉者,用酒引之使其升;升浮者以咸寒药引之使降,李氏昭示迷信神仙说之误,批驳服食飞升举之谬,服金银,为赖水谷血肉之躯所不胜,“求仙而丧生,可谓愚也矣”。居住水中,步履水上,是邪说;服食成仙“误食之罪,通乎天下”,药物“治病可也,服食不成也”。
李氏治学严谨,对未知事物,常用“未审然否”?“亦无所询征,妨附于子,以俟博识”,作为结语。
1578年,《本草纲目》撰成。1580年,李氏赴太仓访王世贞求序。李氏殁后,方得刊行。书印行后,节译玉成译成日、朝、拉丁、德、英、法、俄诸种笔墨,盛行全天下。英・李约瑟说:“明代最巨大的科学成绩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濒湖脉学》1卷,撰于1564年。李氏夸大四诊合参,阻挡单以脉诊决病。至于论脉,将24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把浮、大、数、动、滑划为阳,沉、短、涩、弱、微划为阴。
《奇经八脉考》,约撰于1577年,1卷。本书考据历代文献,对奇经循行和主病,详加阐明,且附已见。
李氏临证,推许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恰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
李氏提出命门在两肾之间,为赵献可所发挥;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必定脑为满身中枢的功效。尚著有《命门考》、《集简方》、《白花蛇传》、《脉诀考据》等,已佚。《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门生庞鹿门均到场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画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团体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