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药典故―中药定名概说(续)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中药材泉源遍及,品种繁多,它的定名与名称都与医疗应用有很大的干系,特殊是它的定名具有必然的意义,可以顾名义,可以帮忙相识一些药物的性能,更紧张的是使用药材的形、色、气味来治疗疾病,以是有的药材用它的突出点定名,有药材由于具有殊效而传播成
故事,因此也用来定名,有的药材是该隧道产质量量最好,以产地冠以定名。更有的是某些药材有生长特性,药用局部,从外洋入口、名称译音等,都以此作为药材定名的依据,现将它们的定名分述如下:
(一)以药材的产地定名
比方:川牛膝,川贝母,川白芷,川木通,川芎,巴豆,广防己,广霍香,广豆根,杭麦冬,杭白芷,怀山,怀牛膝,银柴胡(银川),多伦赤芍(内蒙古)。
(二)以药材采收季候定名
比方,冬桑叶,夏枯草,半夏,冬虫夏草(夏日采收),冬花(茎叶经冬不凋、花冬季盛开)。
(三)以药材的形态定名
比方,马鞭草,鸡爪黄连,半边莲,乌头,皂角刺,人参,牛膝,木蝴蝶,凤尾草,罂粟壳,金樱子(都有一个“罂”字即大腹小口之瓶)。
(四)以药材的颜色定名
比方,朱砂(赤色),赫石(猪肝色),血竭(血赤色),丹参(外皮赤色),红花(赤色),橙皮(橙黄色),黄连(皮肉俱黄),白芷(断面色白如粉),白术(断面白色),白花蛇舌草(其花色白),玄参(断面玄色),青黛(表蓝色),紫草(表里皆紫色),紫色地丁(其花色紫)。
(五)以药材的质地定名
比方,沉香,浮石,浮小麦,轻粉,桑螵蛸,海螵蛸等。
(六)以药材的气定名
比方,麝香,沈香,苏合香,安眠香,藿香,木香,香薷,鸡屎藤,臭牡丹等。
(七)以药材的味定名
比方,细辛之辛,甘草之甘甜,酸枣仁之酸,苦参之苦,咸翻新石之咸,淡竹叶之味淡,五味子具五种差别之味等。
(八)以药材的入药部位定名
比方,麻黄根,葛根,山豆根,白茅根,杏仁,桃仁,月季花,鸡冠花,金银花,洋金花,桑枝,栀子等。
(九)以药材成果定名
比方,益母草(专治妇科疾病),防风(能治诸风),远志(益智强志),泽泻(胜湿利水),肉苁蓉(补而不峻),千年健(祛风湿,强筋骨),决明子(清肝明目,治目赤肿毒),大风子(治疗麻风)等。
(十)以传说或人物故事怀念发明人名
比方,使君子,相传潘州有一个姓郭名使君的大夫,善用该药治疗小儿疳积,因而出了名;何首乌,相传古时有一性何乳名田儿的老头,身材衰弱,头发皆白,未曾有子,他在夜间瞥见一种藤本植物自行缠绕,自感好奇,挖根煮吃,久而久之,身材好转,头发发黑,寿长而百余岁,故有何首乌之名;徐长卿,相传古时有一个姓徐名长卿的人专以此药治疗邪病,而故名;杜仲,李时珍在《纲目》中谓:“杜仲,人名也。昔用杜仲服此得道,固此名之。”刘寄奴,此药为甯高祖刘裕所发明,以他乳名寄奴定名。
(十一)以外洋入口定名
比方,番泻叶,胡黄连(汗青上风俗将异邦称为“番”或“胡”),西红花,西洋参,东瀛参,高丽参(朝鲜参)。
(十二)以外国语言的译音定名
比方,曼陀萝,诃子(诃黎勒)等。
(十三)以药材集散地定名
比方,藏红花,广木香等。
(十四)以加工的药材改变原有的性状而形成特有的体质定名
比方,炙甘草,炮姜,焦白术,熟大黄,建曲,六神丸,阿胶,黄明胶,鹿角胶等。
(十五)以数码定名
比方,一点红,一支黄花,一支蒿,二月律,三七,三棱,四序青,四块瓦,五味子,五谷虫,五倍子,六月雪,七叶一枝花,八月,八角茴香,九节菖蒲,九香虫,十大劳绩,百草霜,令媛子,万年轻,七厘麻,七叶莲。
(十六)以十二生肖定名
比方,龙胆草,蛇床子,牛蒡子,马兜铃,羊蹄,猪苓,狗脊,猴枣,菟丝子(兔耳风),鸡内金(鸡冠花,鸡血藤),鼠粘子(鼠妇虫),虎杖,虎耳草。
(十七)以药材生长方位定名
比方,东防风,东贝母,西大黄,西河柳,南沙参,南梗桔,北五味,北细辛,北沙参,北豆根,中麻黄。
(十八)以药材物理性子定名
比方,磁石。
[链接]
“中药定名概说”见本网“中药纵横――中药文化”栏目
2004-11-3刊出,有爱好者可翻校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