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径山茶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径山茶,因产于浙江省余杭县西北境内之天目山东北峰的径山而得名。径山主峰为凌霄峰,亦是天目山的东北峰。因此,山有东、西两径,东径通余杭,西径通临安的天目山。这里属亚热带季民风候区,氛围暖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摆布,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年日照1970小时摆布,无霜期244天;峰岭之间云雾缭绕,泉水淙淙,茶区多为药、黄壤,土质肥沃,布局疏松,对茶树生长非常有利。 径山茶的采制工艺与茶品特色:径山茶属烘青绿茶。采摘规范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通常制作1公斤特级或一级径山茶需采6.2万个摆布鲜芽叶。以手工炒制,小锅达成,扇风散热是径山茶的工艺特点。详细分为鲜叶摊放,小锅达成,扇风摊凉,轻揉办理,初烘摊凉,文火烘干等几道工序。制品茶条索纤细苗秀,芽锋表现,色泽翠绿,香气幽静,滋味鲜醇,汤色嫩绿莹亮,叶底嫩匀豁亮,经饮耐泡。 径山产茶汗青久长,始于唐,著名于宋。径山又是释教圣地,茶佛素有不解之缘。南宋时,日本释教高僧圣一禅师、大禅师(即南浦・昭明,(yìng或yīng)为日本应字之简体字),渡洋来我国,在径山寺研究佛学。返国时带去径山茶籽和饮茶器皿,并把中国“碾茶法”传入日本。据《续余杭县志》纪录:“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里山坞,出者多佳,凌霄峰尤车载斗量……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贮之以馈人。开山祖钦师曾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逾年漫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而径山茶是也。” 径山茶,自1978年规复生产以来,在省、市名茶评选中,一连三年连任冠军,荣获最佳名茶称呼。1985年6月农牧渔业部在南京召开的天下名茶、优质茶评比会上被评为11种天下名茶之一,并获优质产物金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