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明清名医―费伯雄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费伯雄(1800~1879),字晋卿。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人。费伯雄生长活着医家庭,家学渊源,先儒后医。悬壶执业不久,即以善于治疗虚劳驰誉江南。道光年间(1821~1851)曾两度应召入宫廷治病。先后治疗皇太后肺痈和道光天子失音证,均取得显效。为此获赐匾额和联幅,称道其“是活国手”。至咸丰(1851~1861)时,费氏医名大振,远近求医者慕名而至,门前时常舟楫相接,孟河水乡小镇此时也以医药业发达而成为一个繁盛地域。费氏博学通儒,医术精深,人称其以名士为名医,蔚然为医界重望。
费氏几十年行大夫涯积聚了富厚的临征履历,平素治学颇多心得,乃动手著书立说。他以为医学生长至今芜杂已极,必需执简驭繁救弊纠偏,以使后学者一归醇正。为此,他投入一生精神孜孜不倦地探索,统统从临诊现实出发,博采古今学术之英华,不参杂流派私见,积极探求立论平允不偏的醇正医学。笔耕数载终于完成《医醇》书稿(共24卷),并付刊刻,不意此书文稿连同藏扳一并毁于咸丰年间一场战火。此时,费氏避平静天国战乱于古延陵之寓斋(在苏北泰兴县五圩里),复患脚疾步履艰巨,终日坐寝室中,值此闲遐时日,潜心著述,追忆往昔著作内容,漫笔录出。撰成《医醇剩义》4卷。书成于同治二年(1863年),刻印之后盛行于世。嗣后又撰《医方论》4卷(1865年)。
综不雅费氏医学头脑,以“醇正”、“和缓”为特色。其学术源于历代各家学术,由搏返约,取各家之长补偏救弊。《清史稿》有传,评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最著。”其子孙继续家学,以医名世。孟氏费氏作为闻名医学世家和学术流派蜚声进代医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