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的制作工艺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都匀毛尖别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是黔南三台甫茶之一。据1925年《都匀县志稿》载:“茶,四乡多产之,产水菁者尤佳,以有密林防护也。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曾得优奖。输销边粤各县,远近争购,惜产少耳。自明朗至立秋并可采,谷雨前采者曰雨前,茶最佳,细者曰毛尖茶。”可见,史籍对毛尖茶的产地,采摘时间、产物品格以及产销环境均作了简明的记述。
汗青上毛尖茶的工艺险些失传,1973年前匀茶场通过观察研究,试制乐成新的毛尖茶,使这一古茶重放色泽。1982年在天下名茶评选会上,以精美的品格跨进了天下名茶的行列。产物除销往北京、贵阳等大都会外,还远销日本和港、澳等地,深受消耗者的赞赏。
毛尖茶产于贵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县。以主产区团山乡茶农村的哨脚、哨上、黄河、黑沟、钱家坡所产物质最佳。这里山谷升沉,海拔千米,峡谷溪间,林木苍郁,云雾包围,天气暖和,均匀气温15.5℃,年有用积温4915℃,冬天不寒冷,夏日无酷暑,年降水量1404毫米,尤其是春夏之交,细雨蒙蒙,极利茶芽萌发。
毛尖茶选用本地的苔茶良种,具有抽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富厚。精良的芽梢,为形成毛尖茶的品格提供了物质底子。
毛尖茶明朗前后开采,与《都匀县志稿》所述:“自明朗至立秋并可采,谷雨前采者曰雨前,茶最佳、细者曰毛尖茶”是相符合的。采摘规范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凌驾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采回的芽叶必需颠末经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外表水蒸发洁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达成、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