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龙井茶生长简史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北宋苏轼(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州时,曾考据过杭州种茶的汗青,他以为南朝墨客谢灵运在西湖的下天竺一带翻译佛经时,从天台山带来茶树种子,在西湖开始莳植种植。据此推算“龙井茶”始于 南北朝,到如今约莫有1500多年的汗青。 N 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天下上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中,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纪录,这是杭州种茶史上最早的汗青文献纪录。 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具范围,其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产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 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 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此地,常常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子峰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称赞龙井茶,在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子峰山脚的悬岩上仍保管着苏东坡手书“老龙井”的摩岩石刻。 元代,茶叶的质量和品格得到进一步解释,有爱茶人虞伯生作《游龙井》为证:“倘佯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詹卜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见其时龙井茶已经举行了精致的加工,“明前龙井”、“雨前龙井”等品格品级开始渐渐形成。 N 明代,龙井茶名声渐渐远播,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浙江匾志》纪录:“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 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所产不多,宜其矜贵也”;田艺蘅(田汝成的父亲)在《煮泉小品》中说:“其上为老龙泓,寒碧倍之,其地产茶,为南北极品”。明万积年(1573——1619)的《杭州府志》有“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之说,《钱塘县志》又纪录“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万历十九年扬州人黄一正编撰的《事物绀珠·茶类》所 列天下各地名茶97种,龙井排在第21位,由此龙井茶渐渐成为中国名茶;《浙江通志。物产》纪录,“其茶作豆花香,色清味甘。明高濂《四时幽赏录》中则记“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 。 清代,龙井茶则开始名列众名茶之首。清代乾隆(1736——1795)年间,乾隆天子六下江南,有四次来龙井茶区不雅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乾隆在《雨中再游龙井》诗有“西湖风物美,龙井名茶佳”之句,并将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晚清民国时期,龙井茶树已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