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医林漫画―梁启超枉失“肾命”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20世纪20年代,西医传入我国之初,国人对中医学和西医学各有差别的见解。梁启超则以中西偏重的文化不雅为基准看待两种医学,这是他眼光高远和聪明所使然。如他在变法时,主张由医学会专译医书,以学习西医,又常引用中医理论论述变法。他在《变法通议》中说道:“夜不秉烛则昧,冬不御裘则寒,渡河而乘陆车者危,易症而尝旧方者死。”在他身患重病之时,能接纳中西医两法治疗,这和其时拒斥西医者及激进者重西轻中均大相异趋。遗憾的是,手术之疏误使他失去了康健和生命,但他仍持信赖、宽容和维护的态度,这也是大家的风采。
1926年3月,梁启超因尿血久治不愈,在丁文江苦口婆心的启发下住进协和病院,经查抄确定为右肾肿瘤,他掉臂伴侣的阻挡,毅然决定担当手术治疗。术者乃是协和医学校校长兼病院院长刘瑞恒。刘瑞恒字月如,1893年生于天津,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至1928年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后曾任南京当局卫生部副部长,1930年裁卫生部设卫生署时,又任卫生署署长至1936年。是时还兼任南京中心病院院长。3月16日刘瑞恒为梁启超切除了右肾,但术后查抄切下的“右肾”并无病变,而血尿等症状也未见好转。但他自己还持乐不雅态度,出院后请闻名中医唐天如医生施用中药治疗,服药后显见奇效,血尿制止。但到8月尾又复加重,遂请闻名西医,时任中华医学会会长伍连德博士用药治疗,血尿也渐渐制止。但以后血尿症状不停随着感情动摇而升沉。1927年秋到1928春,曾因血压增高和血尿两次住协和病院治疗。1928年11月27日,因病情加重送往协和病院救济。1929年1月19日,终因救治无效而逝世。享年56岁。
梁启超生前对大夫手术失误之事,不停抱宽容态度,但其亲朋和学术界同仁,则敌手术经治大夫和病院非常恼怒。梁启超弟梁启勋在《病院条记》中详述了治疗和手术历程。陈西滢也在《尽信医不如无医》一文中,做了更完备的叙述。均责怪手术大夫割了好肾留下了病肾,是严峻的失误。梁启超的的老友伍庄在祭文中痛责大夫,并因而“益发愤求中国之医学,断不会彼稗贩西说者毁我国珍”。知交徐佛苏挽联道:“何友邦很多医家,既盲割其肾脏,复昧察其病源?岂非科学杀人乎,性命云云险殆,公应难瞑目地府!”其时除刘瑞恒主刀外,帮手是美国人,也是极著名的外科大夫。40多年后,梁启超宗子梁思成才从为他治病的大夫那边得知本相,是手术室护士消毒时,用碘酒在腹部划错了标志。术者在手术时没有查对X线片,误将康健肾切除。对付这起庞大的变乱,不管是主刀照旧帮手或护士,均难辞其咎!在刘瑞恒任中华医学会会长时,他支持余云岫废止中医提案,对中医如冰炭之不容。梁启超重病未解围治及遭凌夷而捐命,为时人所叹息,其时各界名流如熊希龄、丁文江、胡适、钱玄同、朱希祖、任鸿隽、陈衡哲、袁同礼等均参与公祭,梁启超的先辈胡汝麟、王敬芳、刘崇佑、蹇念益等人也加入。天下各地送挽联、挽诗3000余件。时人沉痛表情,诚如王文濡在挽联中所言:“痛斯人之难在,嗟环球之皆?!”真可谓是“天丧斯文悲天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