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明清名医―吴有性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吴有性(1561~1661?),字又可。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明代多次温疫盛行,是鞭策吴氏研究温疫的客不雅动因。其时医学界“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书”,以致投剂无效的征象,强有力地鞭策他思索,猛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刻意探索温病。瘟疫盛行,“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尝见其不殆也”,有因失治不及期而死者,有妄用峻补、攻补失序而死者。有医家见不到,急病用缓药、迁延而死者,“屈指可数”,使吴氏痛心疾首,于1642年写成《瘟疫论》。
《瘟疫论》中所载感染病、包罗伤寒、伤风、疟疾、痘疹(水痘、天花)、绞肠痧(霍乱)、疙瘩瘟(腺鼠疫)、虾蟆瘟(腮腺炎)、大头瘟、探头瘟、大麻风、鼠痿(颈淋逢迎核)、流火丹毒、目赤肿痛(眼结膜炎、砂眼)、病瘅发黄(肝炎、黄疸)、斑疹、咽肿、疮疥疗肿等,内容遍及,是他亲历瘟疫盛行,临床履历的总结。
《瘟疫论》是中医生长中一次庞大突破,为以后温病学派开发了门路。他的创新精力受到遍及歌颂。吴有性现实上已走到细菌病原说的眼前,他所谓的戾气,有质、有特异性、有偏中性、有特别致病性,只须沿着它再进步,探求出这种物质本体,便会作出汗青的突破。一则受其时物质技能条件的限定,二则受传统头脑方法的影响,他的后继者们在这方面部显着退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