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隋唐名医―巢元方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巢元方是隋代闻名医学家,约生存于公元6~7世纪间。史书缺传,其生卒年及籍贯欠考。隋大业年间(公元605一616年)任隋太医博士,后升为太医令。
巢元方医术高超,醒目医理,对疾病病因病源和证候的研究尤为博识,临床履历也很富厚。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主持开凿运河工程的开河都护麻叔谋在宁陵(今河南境内)患风逆病,满身枢纽疼痛,起床即头晕作呕,诸医诊治无效。隋炀帝令元方前去诊治。巢元方诊后以为是风入腠理,病在胸臆。须用嫩肥羊,掺入中药蒸熟食下则愈。麻叔谋依方配药,蒸而食之,药未尽而全愈。元方又嘱其继承服药膳调治,可以防备疾病复发。
巢氏曾奉诏于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编撰《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分六十七门,载列证候1739论,别离列述了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各科疾病的病因与证候,并讨论了一局部疾病的诊断、预后、以及防备、摄生、导引推拿、外科手术等一些治疗要领。此书为我国第一部中医病因证候学专著,也是第一部由朝廷构造团体撰作的医学理论著作,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据紧张职位,对后代影响非常深远。《诸病源候论》的医学成绩和孝敬重要有以下特点:
1、
本书主论病因证候,不载方药。书中以病为纲,每类疾病之下,分述病证观点、病因、病机、和证候。收罗病证之全前所未见,对病因病理的阐系和对质候的形貌具有较高程度。
2、
生长了中医病因学理论,提出“乖戾之气”是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并提出预先服药可以防备疫病熏染。书中纪录了多种人体寄生虫病,详述其形态及熏染途径;并提出疥疮与疥虫侵染有关;炭疽病为感染所致;漆疮系“禀性畏漆”引起的过敏;山区瘿病是饮用了“沙水”致病。书中的很多新不雅点和纪录有较大进步。
3、
在病理方面,书中对多种疾病的病变、转归有具体纪录和体系形貌,突出了各病的特别证候,在临床辨别诊断上有紧张意义。
4、
在证候分类学上,对病症分门别类,使之体系化。如妇产科分杂病、妊娠病、将产病、难产笔耕内、产后病五类。这种分类越发过细、明白,有利于临床应用。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汗青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书,书中虽没有纪录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代价,为医者的案头常备用书。书中纪录了“疥虫”是疥疤的病源,它藏在湿疥的脓疤中,可用针头挑得,形似水中的蜗牛,其不雅察非常精致,也是病因学说在形态学上的一大进步。书中对“绦虫”也举行了比拟细致的讲授。此中讲道:寸白虫会一段段的增生,渐渐长大达四、五尺长,这与当代医学对绦虫的形貌非常靠近,而且指出了这种病的产生与食用未熟的鱼和牛肉有关。书中形貌了“漆疮”,这是一种产生在对漆敏感的体质的人身上的米粒样的丘疹。当打仗到漆以后,只有这类人身上会出现,而其他人没有,这也是最早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说这时的病因学说,对付过敏的熟悉已经非常全面了。书中还对感染病,如肺结核、天花、脚气病等都有较具体的纪录,乃至提到了妇女人工流产。在养生方面,也很有真知灼见:文中提出刷牙是包管牙齿康健的要害。乃至还形貌了肠符合手术的步调、要领、缝合以及照顾护士等。可见其时的外科手术也是比拟发达的。
病源与证候是中医辨证处方的紧张依据之一,该书内容富厚,形貌细致,阐发正确,明白易懂,是一部车载斗量的书。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照旧一部纪录了其时医学生长程度的紧张著作,从该书所载的对付病因的熟悉方面的内容看,其时的医学对付疾病的熟悉已经到达了全面殷勤、阐发透彻的水平。大概是受到了文化导向的影响,医学史上,多数医家越发器重对付理、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和著述,这方面的专著非常少。而《诸病源候论》内容的全面和殷勤恰好补充了这一空缺,直到本日的医学生长程度,它仍称得上是一部完备的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