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嫡传王成杰谈拳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随伸,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心之所至,气上随焉,周流满身,了无滞凝,此太极拳之妙用也。太极拳术国术之精炼,有矫健体魄、祛病延年之成果,凡曾训练者皆能言之。
诞生于皖南绩溪县八都乡半耕半商之家,自幼喜武,每见先父和先伯们农闲时习武健身和防身(外家拳),心更喜好。抗日胜利,百口反沪后拜恩师田兆麟(字绍先)老师研习杨氏太极拳,潜心修炼,旦夕无间,觉练形、练气这功无穷,而习之心遂更无倦。中国拳述之道,表里家皆重现实,忌空谈。练太极拳50余年,颠末多年修炼,才渐渐明确老一罪辈工夫微妙之处。
有一次在恩师家内室,恩师要用拳打击他腹部。我尽满身功劲向他腹部击去,只觉恩师腹一鼓,我即被弹出丈外。其时我以为眼冒金花,耳朵嗡嗡直响,天旋地转。恩师却在旁哈哈大笑,说:“小伙子没有效,我还没有打你,要真打你,你要把我的屋子都要拆掉了。”其时,我无法明白,恩师的腹部好象打足气的车胎一样。如今才明确,只要在明师辅导下,通过多年苦练,确实能练到此田地。
所谓正道并不是摆一摆空架子。譬如,揽雀尾式练刚劲(右弓步),右脚落地如钉子入地,两肩上恰似大石头向下压,气力通过尾闾与两膝盖,然后至两脚跟。此时肌肉轻易告急,发生屏气征象,停滞血液正常循环,因此必需联合内部运气而至,像这种修炼必需在明师亲手引导下举行。
我深感修炼太极拳并不是空摆一架一式,须通过多年的磨砺,潜心研讨。盼望晚辈能领会这一原理,多下工夫,树立实战的对敌不雅念,不要只学空架子、空理论,这是我所祈盼的。
王成杰自述于上海泰和新城新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