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药典故―古代的口香糖丁香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丁香别名“鸡舌香”,在古代,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劳绩。
相传,唐代闻名的宫廷墨客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随从,他自恃长像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不停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器重,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本身有口臭的弊端。”宋闻之羞愧无比,今后之后,人们就常常瞥见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由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
丁香是一味陈腐的中药,由于其外形像钉子、有猛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明的西汉古尸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们常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其用法与用量根本雷同。
中医以为,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
别的,丁香照旧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吐逆、呃逆、腹痛、泄泻等,均有精良的疗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溃疡也有必然的良效。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要领现今仍可用之,且疗效甚佳,口臭者无妨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