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金匮要略注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一)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克不及食,常冷静然,欲卧,不克不及 卧,欲行,不克不及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必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 口苦,小便赤,诸药不克不及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体态如和,其脉微数。 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 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 ,各随证治之。 【注】 百合,百瓣一蒂,如人百脉一宗,定名取治,皆此义也。百合病者,谓人百脉一宗, 悉致其病也。曰百脉即一脉也,犹言百体一体也,是盖以周身言之也。周身之脉,分 而言之曰百,合而言之曰一,故曰百脉一宗。若曰百合之病,总脉病也。脉者谓十二 经脉,三百六十五络脉也。伤寒大病之后,余热未解,百脉未和;或平素多思不时, 情志不遂;或偶触惊疑,卒临景遇,因而形神俱病,故有如是之现证也。百脉周于身 ,脉病则身病,故体态如和和睦,欲卧不克不及卧,欲行不克不及行也。百脉通于心,脉病则 心病,故常冷静也。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似外感而非外感也。意欲食复不克不及食,或 有美时,或闻食臭,有不必时,似里病而非里病也。至脉数、口苦、小便赤者,是郁 结之热,虽侵锒淙任瓷跻病7狡涑醪≈保秸卟皇叮笪砝镏。砸┖瓜?nbsp; 之,故剧吐利也,虽剧吐利,稳定诸逆,苦有神灵,体态如前之和,而脉则比前微数 ,故其势即不克不及遽进,不觉加甚,而亦不克不及速愈也。试以缓愈之期,约略言之,重者 不外六十日,轻者不外二十日,轻重之间者,不外四十日可愈也。然愈必以每溺时头 痛不头痛,恶风不恶风,快然不快然辨者,以经脉之邪,莫不由太阳而愈也。头痛恶 风,是其经之候也;溺时快然,是其府之征也。其证或未病而预见者,其证指百合病 等证言也。未病,言未病伤寒病也,犹言未病伤寒之前,而预先见百合欲食不食等证 也。或病四、五日而出,谓已病伤寒之后,而始见百合病证也。预先见者,是先有情 志不遂,偶触惊疑而召病也,或病二十日或一月见者,是因伤寒病后而见也。故 曰:各随证治之也。 【集注】 李?曰:『活人书』云:伤寒大病后,气血未得平复,酿成百合病。今由百脉一宗, 悉致其病不雅之,当是心、肺二经之病也。如行卧、饮食、寒热等证,皆有莫可形容之 状,在『内经』解?病似之。不雅篇中有如神灵者,岂非以心藏神、肺藏魄,人生神魄 失守,斯有模糊错妄之情乎?又曰:『内经』云: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气遗留不去 ,伏于脉中,则昏昏冷静,凡行卧、饮食、寒热,皆有一种虚烦不耐之像矣。 沈明宗曰:若邪淫于胸中连及上脘,则意欲食,复不克不及食,走于肝肾,故常冷静,流 入脾胃,故欲卧不克不及卧,欲行不克不及行,邪不在胃,饮食或有美时,壅抑胃气,则闻食 臭,流于胆则口苦,流于膀胱则便赤,以上诸证,非一齐并见,皆移易变化而见也。 02 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 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注】 此承上条以明其治也。百合一病,难分阴阳表里,故以百合等汤主之。若病见于阴者,以温养阳之法救之;见于阳者,以凉养阴之法救之;即下文见阳攻阴,或攻阴之后 ,表仍不解,复发其汗者,此为逆。见阴攻阳,或攻阳之后,里仍不解,乃复下之者 ,此亦为逆也。 【集注】 徐彬曰:『内经』所谓用阴和阳,用阳和阴,便是此义。故诸治法,皆以百合为主。 至病见于阳,加一、二味以和其阴;病见于阴,加一、二味以和其阳。 李?曰:百合病多端,数条之法,亦说不尽。 沈明宗曰:此治百合病之总要法也。微邪伏于荣卫,盛行而病表里,当分阴阳以施救 治可也。 03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注】 百合一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是谓其病迁延日久,而不增减,形证如 首章之初也。以百合地黄汤,通其百脉,凉其百脉,中病勿更服,恐过服生地黄,大 便常如漆也。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擘)七枚生地黄汁一升 右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本地 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常如漆。 【集解】 程林曰:百合花叶皆四向,故能通达上下四旁,其根亦众瓣合成,故名百合,用以医百合病也,有以夫。 高世曰:百合色白味甘,手太阴之补剂也。其花昼开夜合,如气之日行于阳,夜行 于阴,司开阖,以行荣卫和阴阳。 04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注】 百合病,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本不发热,今变发热者,其内热可知也,故以百合滑 石散主之,使其微利,热从小便而除矣。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炙)一两滑石三两 右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则止服,热则除。 【集注】 高世曰:滑石亦名液石,别名石,石之脂膏也,主治身热,泄,利小便。 05 百合病,一月不解,酿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注】 百合病本不渴,今一月不解,酿成渴者,外以百合汤浸洗其身,通表泻热,内食煮饼 ,勿以盐豉,不致引饮,而渴自止也。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 右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06 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 【注】 与百合洗身而渴不差者,内热盛而津液竭也,栝蒌根苦寒,生津止渴;牡蛎咸寒,引 热下行也。 栝蒌牡蛎散方 栝蒌根牡蛎(熬)平分 右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07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