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金匮要略注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二)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注】 胸痹胸中急痛,胸痹之重者也;胸中气塞,胸痹之轻者也。胸为气海,一有其隙,若 阳邪干之则化火,火性气开不大病痹也。若阴邪干之则化水,水性气阖,故令胸中气 塞短气,缺乏以息,而为胸痹也。水盛气者,则息促,主以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利其 水,水利则气顺矣。气盛水者,则痞塞,主以橘枳实生姜汤,以开其气,气开则痹通 矣。 【集注】 沈明宗曰:邪气壅闭胸膈,肺气不得往来流利,则胸中气塞短气,方用杏仁使肺气下 通,以茯苓导引湿下行,甘草和中,俾邪去则痹开而气不短矣,然胸痹乃胸中气塞, 土湿寒浊阴气以挟外邪上逆所致,故橘、枳、生姜善于散邪下浊,以是亦主之。 魏荔彤曰:此证乃邪实而正不甚虚,阳微而阴不甚盛。盖痹则气必塞,气塞则必短气 ,媒介之矣。今开降其气,而诸证自除矣。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橘皮枳实生姜汤方 橘皮一枳实三两生姜半 右三味,以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温再服。 08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 之。 【注】 心中,即心下也。胸痹病,心下痞气,闷而不通者虚也。若不在心下,而气结在胸, 胸满连?下,气逆撞心者实也。实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倍用枳朴者,是以破气 降逆为主也。虚者用人参汤主之(即理中汤),是以温中补气为主也。由此可知痛有 补法,塞因塞用之义也。 【集注】魏荔彤曰:胸痹自是阳微阴盛矣,心中痞气,气结在胸,正胸痹之病状也。再连?下 之气,俱逆而抢心,则痰饮水气。俱乘阴寒之邪,动而上逆,胸胃之阳气全难支拒矣 。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行阳开郁,温中降气。犹必先后煮治,以融和其气味,俾缓 缓荡除其结聚之邪也。再或虚寒已甚,无敢恣为开破者,故交参汤亦主之,以温补其 阳,使正气旺而邪气自消也。 尤怡曰:心中痞气,气痹而成痞也。?下逆抢心,气逆不降,将为中之害也。用此二 方者,一以去邪之实,即以安正;一以养阳之虚,即以逐阴,是在审其病之新久,与 气之虚实而决之。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桂枝一两栝蒌实(捣)一枚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甘草干姜白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09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注】 心中痞,即上条心中痞气也。诸逆,诸气上逆也。上条之逆,不外撞心而不痛;此条 之逆,则心悬而空痛,如空中悬物摆荡而痛也。用桂枝生姜枳实汤,通阳气破逆气, 痛止痞开矣。 【集注】 程林曰:诸逆如?下逆抢心之类,邪气独留于上,则心悬痛。 尤怡曰: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摆荡而痛,逆气使然也。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集解】 赵良曰:枳实、生姜,原以治气塞,况于痞乎?故较前条稍减轻分两,使痞者下其气 以开之。悬痛属饮者,得生姜以散之,既足立功矣。乃去橘皮而用桂枝者,以所逆非 一,或通阳气,或破结气,或散冷气,皆能去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