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医林改错―下卷瘟毒吐泻转筋说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上吐下泻转筋一症,昔人扬名曰霍乱,宋朝太病院立方,名曰局方,立藿香正气散以治之。以邪气伤正气之病,反用攻伐正气之药,岂不愧大医之名!至我朝道光元年,岁次辛巳,瘟毒盛行,病吐泻转筋者数省,京都尤甚,伤人过多,贫不克不及葬埋者,国度发帑施棺,月余之间,费数十万金。彼时业医者,有效参姜附收效者,便言阴寒;有效芩连栀柏收效者,则云毒火。余曰:非也,不分男女老小,众人同病,乃瘟毒也。或曰:既是瘟毒,姜附熬,芩连凉,皆有收效者,何也?余曰:芩连效在初病人壮毒胜时,姜附效在毒败人弱气衰时。又曰,有芩连姜附服之不效,而反有害者,何也? 余曰:试看针刺而愈者,所流尽是黑紫血,岂不是瘟毒烧炼?瘟毒自口鼻入气管,自气管达于血管,将气血凝聚,壅塞津门,水不得出,故上吐下泻。初得,用针刺其胳膊肘里弯处血管,流紫黑血,毒随血出而愈。或曰:所刺是何穴?诸明确指示。余曰:余虽善针,不用论,是穴名曰尺泽。人气管周身领悟,血管周身亦领悟,尺泽摆布四、五根血管,刺之皆出血,皆可愈;尺泽上下,刺之亦可愈。总之,用针所刺而愈,皆风火气有余之症;缺乏之症,愈针愈坏,此针灸家忌讳不愿言也。仓卒之时,用针刺,取其捷便也。一面针刺,一面以解毒活血汤治之,活其血,解其毒,未有不一药而愈者。但此症得之最速,伤元气最快,一半日可伤生。若吐泻一、两时后,或半日后,一见腿抽,便是腿上气少;一见胳膊抽,便是胳膊上气少。如见眼胞塌陷、汗出如水、肢冷如冰,谩言凉药有害,即余所立解毒活血汤,亦有过无功。此时无论舌干口燥,大渴饮冷,一时饮水数碗,安心用姜附回阳汤,一付可夺命。此法非浅医所能知也。 解毒活血汤 连翘二钱葛根二钱柴胡三钱当归二钱 生地五钱赤芍三钱桃仁八钱研红花五钱 枳壳一钱甘草二钱 水煎服。 【方歌】 解毒活血连翘桃,红花归壳葛赤芍, 柴胡甘草同生地,吐泻良方用水熬。 此方谓初得吐泻而言,若见汗多、肢冷、眼塌,不成用。 抢救回阳汤 若吐泻一见转筋、身凉、汗多,非此方不成,莫畏病人大渴饮冷不敢用。 党参八钱附子八钱大片干姜四钱白四钱 甘草三钱桃仁二钱研红花二钱 【方歌】 抢救回阳参附姜,温中术草桃红方, 见真胆雄能夺命,虽有桃红气无伤。 解毒活血汤与抢救回阳汤,两方边界分清,未有不该手而愈者。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