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第七十二回 报告大黄之传奇 说明将军之由来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古之巴山,后称缙云。山势巍峨,森林茂密,古木参天,风景奇丽。炎帝行至此处,不觉略感疲劳,便对众贤道:“在这翠竹成林佳境处,何不边安息,边听安合馆丞报告大黄故事?”众贤也正有欲歇之念,便齐声道:
“大王所言甚是。”苏息间,安合便将五黄老师故事,重新道来。
多少年前,荆山著名勤修之人,善于观察人与天然,因而发明黄连、黄芪、黄芩、黄精及黄根五莳植物,能别离治疗种种疾病。他也确实用此五种药材,给人治愈不少病种,以是人们就尊称他“五黄老师”。他常进深山采此五药,或奔波于村寨给人诊疗。在背景处有一人家,家主名唤大郎,每逢五黄老师进山,大郎家为必经之地,常因晚归而就宿于该处。天长日久后,五黄和大郎结下了深厚友谊。
有一年,五黄老师又来留宿,见大郎家房舍已成瓦砾,经乡亲们见告,才知道一场大火,把大郎家衡宇烧毁,他老婆也被烧死,只剩下他和儿子,无奈只好住进了岩穴。五黄老师闻知,非常悲哀,就进岩穴找到大郎父子。相见后,彼此抱头痛哭,见他父子生存无着,便道:“你眼下贫无立锥,不如随我挖药、卖药,或可以为生存。”大郎一听,喜从天降,立即叩头拜谢。今后,大郎便跟五黄老师挖采药材。他们到处跋涉,不到半年时间,大郎便学会挖采“五黄”这五种药材。然而,限于大郎不晓笔墨,又见他服务毛手毛脚,以是五黄老师不停不教他怎样治病。为这事大郎也曾问过五黄老师,但老师笑道:“你生性偏于暴躁,不宜给人治病。”大郎听后,深感不满,便暗中偷偷留意五黄老师怎样给人用药。日子一久,大郎也窥测出一些门道,便背着五黄老师,给人治起病来,徐徐地还真治愈了一些病人,大郎喜不自胜,心想:“哼,这有什么了不得,你不教,我不还是会吗?”
云云过了一段时日,一天,有一个孕妇患泄泻,腹痛剧烈,拉肚子日十余次,来诊时恰恰五黄老师外出,大郎便说:“没什么,我给你开药。”这孕妇原本所患为湿热下利(即泄泻),理应用黄连清热燥湿,以厚肠胃而止泻。但大郎不知此理,以为实热结在肠道,便给她用了攻陷逐瘀的黄根。用药后,孕妇泄泻无度,腹中绞痛,胎儿也随之堕下,随同大量出血,没两天便气绝身亡。
病家听说是大郎给开出的药,便硬生生把他扭到分部落酋长那边起诉。经酋长审明颠末,便判庸医杀人罪名。
正在此时,五黄老师急急忙赶到,跪在堂前道:“启禀酋长,病人之死,罪在于我。”酋长希奇地问道:
“你是何人,缘何罪责在你?”五黄老师道:“病虽由大郎所治,但大郎是跟我所学,是我辅导不力、报告不清,以至致人于死,故而罪在我身。”大郎一听,感谢涕零,急遽说:“酋长,不关老师事,是我不认真学艺。并且这个病人,老师既未晤面,也未诊治,他一点也不知,是我背着老师干的事,与五黄老师毫无干系。”
当酋长问明“争罪”的二人干系后,颇为二人重友谊之活动而感佩。通常也早闻五黄老师台甫,便故意摆脱。颠末几番斟酌后,对原告道:“孝不外医家,他本意是想治病救人,但学艺不精,技能有限,故致性命。人死不克不及复生,纵然判大郎死罪,也换不回你家妇人,何况大郎和你家并无怨仇,实非故意行刺,乃系不对所致。你等归去后,让大郎出些丧葬之资,以为赔偿,并就此了案。”
当大郎被开释后,羞愧万分,对五黄老师道:“悔不应不听老师之言,今后决不再胆大妄为。”五黄老师也道:“治病本属精致之事,切切不成鲁莽,更不克不及粗心轻率。同时还要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不然贻害无穷。”自此以后,大郎便踏踏实实地认真采药,勤勤奋恳学习。看他变得谦善审慎、不骄不躁,五黄老师才重新教起治病之术。为了总结履历、汲取教导,五黄老师便将此五种黄药中的“黄根”,配以大郎名字,称为“大黄”。
听到大黄导致下泻无度而致命,炎帝忆及自身过服甘草之事,深有感慨隧道:“病机不确,错投药物,轻则延误,重则贻害。”闻听安合讲及五黄药物,便饶有兴致地问:“其他几种黄色药物,除黄芪外,本王尚未曾闻,不知哪位贤士肯予告我?”重庆接口道:“黄连一药,巴山一带盛产。安息事后,容我等边走边说,不知大王意下怎样?”炎帝抚掌道:“如能得见实物,实地教学,则感识更深。既然众贤士已不困乏,我等继承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