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茗茶谱及定名艺术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名茶谱:
唐代产哪些茶叶呢?《膳夫经手录》中纪录了宣宗期间的茶叶品类有:新安茶:产于蜀顶四周。评价:多而不精,只堪春时当地饮用。蜀茶:产于剑南茶区,评价:至他处芳香滋味稳定,岁取数万斤。浮梁茶:产于饶,敛、江州一带。评价:劣于蜀茶。产量高,百倍于蜀茶。薪州茶、鄂茶、至德茶:产于鄂岳、宣缴等区。衡山茶:产于衡州。岁取十万。潭州茶、阳团茶、渠江薄片茶、江陵南木茶、施州方茶:产子今长沙四周和湘、鄂入黔接壤地域。评价:味短韵卑。建州大团:产于建州。评价:状类紫笋,味极苦。蒙顶茶:产子蒙顶山四周。评价:品居第一,岁出万万斤…敛州、姿州、祁门,婪源方茶:产于敛州姿州。评价:制置精好。商贾所赏,数千里不停于门路。所列18种茶叶,蒙顶为魁,质优量多;次为蜀茶和敬州、婪州、祁门、婪源的方茶为亚军。
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云:“民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州有顾诸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目,芳蕊、莱莫奈,福州有方山之露芽。菱州有”香山。江陵有桶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消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姿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秦州有霍山之黄芽。薪州有薪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焉。”举了唐代名茶19种。
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在“茶类篇”中有“历代名茶”一节,程启坤老师据有关史料总结唐代有50余种名茶,计有:顾渚紫笋
阳羡茶
寿州黄芽
薪门团黄
蒙顶石花
神泉小团
昌明茶
兽目茶
碧涧
明月
芳蕊
茉英
方山露芽
香雨
柄木茶
衡山茶
泡湖含膏
东白
鸠坑茶
西山白露
仙崖石花
绵州松岭
神仙掌茶
夷陵茶
茶芽
紫阳茶
义阳茶
六安茶
天柱茶
黄冈茶
雅山茶
天目山茶
径山茶
敛州茶
仙茗
腊面茶
横芽
雀舌
乌嘴
麦颗
片甲
蝉翼
邓州茶
沪州茶
峨眉白芽茶
赵坡茶
界桥茶
茶岭茶
邦溪茶
蜀冈茶
庐山茶
唐茶
柏岩茶
丸华英
小江园。
程启坤、姚国坤二位老师在《论唐代茶区与名茶》一文中扩大到150余种,包罗绿饼茶,绿散茶。绿茶和炒青四大类。
固然,唐茶品类繁多,但真正够资格以“名”冠之的不会大多,所谓名茶,一要质优,为宽大茶人承认;二要着名度高,为宽大茶人认识。唐人饮茶品位很高,不会容易以“名”许之,这150种里哪些堪称唐代名茶,其时元评茶机构,今之人又欠好补评,便只能姑妄言之了。
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