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族谱系统 >> 新闻公告 >>新闻管理 >> 内容详情
中医文化―曹雪芹用鳖治血虚
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者:tianxiu  
鳖肉是餐桌上的鲜味,也是疗疾佳品。中医以为,鳖肉能治骨蒸劳热、久疟、久痢、瘰疬以及妇女崩漏、带下及子宫脱垂等症。《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不但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个对中医药颇有研究的人。听说有一天,一位妇女面黄肌瘦,精力委靡,少气懒言,行走乏力,前来告急于懂医的曹雪芹。见有病人求诊,曹雪芹立刻放下正修改的《红楼梦》稿子为其诊病。对病人望诊、脉诊、问诊后得之:妇女年事二十有二,出嫁两年,近两月月经逾期,头昏眼花,少食懒言,心中不时欲吐,心悸心慌,肢冷畏寒,舌色淡,脉细弱。脉症相参后,曹雪芹诊断该妇女是气血两虚(血虚病),早孕少荣。当补益气血以保胎元,处方以"定黄灵"。药丸由曹雪芹本身配制,嘱病人逐日二次,每次服十丸。服用半月后,病人饮食渐增,面色有华,精力日益好转。数月后,她竟生下了一个胖小子。该女的丈夫提着红蛋和礼物来谢曹雪芹,并重复歌颂这"定黄灵"的神奇成果。曹雪芹听后笑笑说:此药配制很简朴,只需一只重约二斤的活甲鱼(鳖),蜂蜜二三斤。先将甲鱼洗净,不去内脏,用绳子缚住,放在瓦上焙干,一边焙,一边刷蜂蜜,直到把甲鱼焙脆,再碾为细末,参加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即可贮存备用。这个药方厥后流传开来,人们用此方治疗种种气血虚衰的病人,确也收到了精良结果。